48歲女星大S驚傳赴日旅遊時因流感併發肺炎過世,從出現感冒症狀到離世僅短短4天。消息傳出後,中國小紅書、微博上流傳一張對話截圖,疑似是接待大S一家的日本導遊與友人還原大S發病、就醫過程。
對話經中文翻譯後顯示,大S在大年初一(1/29)抵達日本當天就有咳嗽、哮喘的症狀,晚間入住離東京1個多小時車程的箱根溫泉旅館,接著連兩日大S都不舒服,沒有離開飯店。
1/31病情加劇,家人叫來救護車送醫,深夜返回旅館,隔日(2/1)導遊再帶大S到當地一間小醫院看診,「小醫院說不行、看不了,介紹去大醫院,說是甲流(A型流感病毒),然後開了藥」。但前往東京後,大S卻未赴醫院進一步治療,直至當天深夜病情惡化,被救護車緊急送往醫搶救,卻仍回天乏術,在2/2清晨宣告不治。
▲翻攝自網路、大S臉書。
流感併發重症,致死率從千分之一飆20%
大林慈濟醫院胸腔內科主任陳信均指出,一般而言,整體流感的致死率約千分之一,其中高危險群包括65歲以上長者、嬰幼兒、孕婦,或是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癌症等免疫不全的病人,併發重症的機率會比較高。年輕族群重症機率稍低,約為1%左右,可是一旦併發重症,致死率就會由原來的千分之一驟升為20%。
陳信均直言,預防流感最重要的還是施打疫苗,「事後的就醫、用藥,都是亡羊補牢!」他回憶,7~8年前台灣曾經有過一波大流行,當時加護病房收治很多重症病人,「甚至連葉克膜都不夠用!」
由於流感爆發新聞熱度高,推升隔年的疫苗施打率,流感重症率也跟著降低,顯見施打疫苗的重要性。而如果是對疫苗比較易感的族群,或是過去打疫苗曾出現併發症的民眾,則建議在流感季節盡量減少出入公共場所,並配戴口罩、勤洗手。
靠「群體免疫」?9成人打疫苗才有效
「有些人想依賴群體免疫,只要別人都打疫苗,流感自然就不容易傳染,自己就可以不用打。」對此,陳信均坦言:「這是個僥倖的想法!」因為流感傳播速度相當快,如果按照流行病學的公式計算,整個族群裡面幾乎要9成以上的人都施打疫苗,才會產生群體免疫的效應,唯有夠健康的族群去打疫苗,才能夠保護「不能夠施打疫苗的族群」。
至於為何打了流感疫苗,還會得流感?陳信均解釋,這是因為流感疫苗主要針對A型及B型流感,但廣義上季節性流感還包含腺病毒等,因此施打流感疫苗主要是預防有可能變成重症的A型及B型流感,至於其他較輕症的季節性流感,就不在流感疫苗預防範圍內。
且疫苗施打後,仍要視宿主本體是否能經由疫苗產生足夠的抗體,如前述高危險群,施打疫苗後未必能產生足夠抗體,所以有些人即使施打疫苗,還是可能感染流感,甚至變成重症。但依臨床經驗,只要有接種疫苗,得到流感後的症狀仍會輕微一些。
陳信均提醒,流感高危險族群,如65歲以上長者、嬰幼兒及孕婦,或是本身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洗腎、肝病等病人,如果開始出現症狀時,最好提早就醫,因為有時候晚了2、3天,病情可能就會急速變化。
至於青壯年人,咳嗽、發燒是流感常見的症狀,可是一旦開始出現會喘的狀況,就是一種警訊,表示肺部的症狀已到一定程度,是最可能會有危險的症狀,務必儘快就醫。
流感併發重症危險警訊
■持續高燒:超過3天未見改善,可能為細菌感染或肺炎。
■嚴重呼吸困難:可能為肺炎或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RDS)。
■胸痛或胸悶:可能與心肌炎、心臟衰竭或肺部感染有關。
■尿量減少、嚴重脫水:可能腎功能受損,需立即補充水分並就醫。
■意識混亂、極度疲勞:可能為低氧血症或全身性感染徵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