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幾年來每一天都在痛
麗明是乳癌病友,初發現是2014年,她憶起那時:「上班時腳常感覺疼痛無力,回家洗完澡腳突然無力,摔倒在浴缸、腿斷掉後送醫院。」經檢查發現癌細胞已入侵到骨頭並擴散到肝肺,醫師判斷是乳癌第4期。
因癌細胞侵蝕到骨頭,麗明全身骨頭都痠痛不已,化療期間疼痛指數一直在9~10分,伴隨噁心頭痛、抽筋失眠等等副作用。使用類固醇藥物讓體重直線上升、身材臃腫變形,加上摔斷腳,復健一做就是4年。甚至因長期打骨頭針引發齒槽骨全部萎縮,2021年牙齒骨髓炎使全臉腫脹疼痛,一切都十分難熬。
除了貼在大腿上的嗎啡貼片,麗明又拿出醫生開立的管制嗎啡放在舌下:「每天都很痛,沒有一天是不痛的!但這一顆腫瘤長到骨頭不能切,也切不掉。醫生說可以手術,可是手術後有很高機率要坐輪椅一輩子…」
麗明罹癌前沒有運動習慣,休閒活動也只喜歡輕鬆漫步遊覽的旅遊行程:「我心臟瓣膜有些問題,一運動就很喘,從小就不喜歡運動。」但姊姊慧明曾在樂齡中心服務,看到一位65歲大姐髖關節開過刀,依然能到半山腰上體能班,深受啟發也鼓勵妹妹一起運動。
去年慧明看到希望基金會開設癌友運動專班,鼓勵麗明嘗試,不料上課前癌症復發,且已轉移到腦部。慧明雖然驚愕,卻沒放棄為妹妹安排健身計劃,趕在第一次化療前安排教練來家中,與麗明做一對一的訓練。
教練到府指導,全家動員當靠山
開啟另一階段的化療時,麗明也開始健身課程,同時牢記醫師叮嚀──注意安全和治療後身體的變化。教練特別配合麗明的體能狀況,安排在化療後的第3週上課,並同意到府指導。
麗明的健身課很熱鬧,除了教練專業指導、姊姊的錄影記錄,好讓她在課後方便自主練習,還有媽媽全程陪伴鼓勵。「剛開始上課真的很痛苦,因為化療的關係,我也很擔心會有感染的問題……慢慢才感覺到健身訓練對我的好處。」
慧明解釋:「運動是一個觀念,至於喜不喜歡,妳的身體自然會告訴妳,何況沒有好的體能也沒有辦法治療啊,總要跨出第一步吧?」
麗明則說:「我不是不想做,有時候是體力不夠,這時教練就會循序漸進換個方式、換個動作,或是叫我慢一點……但還是要做。」
堅持鍛鍊,陪伴9年拐杖退場
麗明的人工髖關節長達23公分,又因為癌細胞侵蝕太多骨頭,使得腿部沒有支撐力,剛開始訓練時,光是練習站起來就練了很久,醫師也提醒她絕對不能跌倒,否則可就沒得換人工關節了。
「我很小心警惕,原本臀大肌完全沒力氣,經訓練後,腳的支撐力真的有改善,教練教的動作幫助我練習不依靠拐杖,最後真的可以拿掉拐杖了。不過還是要感謝我的『小紅』啦!」麗明指著陪伴她9年的枴杖笑了起來。
透過半年的健身訓練,麗明體力、肌力增強許多,也較願意主動出門活動。問起麗明是否願意持續運動,這次她肯定地點了點頭,「願意,只要我體力夠。」
運動帶給癌友的幫助是全面性的,一旦肌力體力提升了,許多好處都會連動發生,平衡、敏捷度和反應力也會提升。如今,麗明終於可以在安全可控的範圍內,無須拐杖也能起身走路。
運動與治療並行,抗癌最佳解
之前已做過3次化療,這次因腫瘤跑到腦部壓到腦幹,邁向第4回合的治療,麗明治今已做了11次化療。
麗明強調:「我身上的副作用很多,之前曾說不要治療了,醫生卻説:『我絕對不可能放棄妳。』聽了真的很感動也很感恩,感謝他把我當家人一樣,鼓勵我忍耐撐下去,為了這句話,再難都要努力找回健康!」
慧明再次強調運動的作用:「所以我們使用不用吃藥又沒有副作用的方法,那就是運動。」之前兩姊妹為了運動難免有小磨擦,多虧教練充當兩人的調節劑,舒緩緊張氣氛。
關於目前治療的成效如何,醫生給了三個字:「有意義!」簡單三個字對麗明和家人來說勝過千言萬語,心中無限感激。
訪談結束後,麗明慢慢地起身,拄著拐杖揹起兩個大包包,又要再次挑戰那段長長的階梯,慧明則在一旁耐心地看著她、等著她,告訴我們:「時間還早,我還要帶她去LALAPORT逛逛再回家……」
本文經癌症希望基金會授權節錄,原文刊載於此
更多運動相關的故事:https://reurl.cc/g6V2Rp
癌後運動處方:https://hope.pse.is/6x7b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