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泛性焦慮症,現代社會常見的心理健康問題
新竹臺大分院家庭醫學部醫師汪光仲指出,廣泛性焦慮症是現代社會常見的心理健康問題。這類焦慮非短暫的緊張憂慮,而是可能引發一系列失眠、心悸、消化不良等身體症狀的心理疾病。臨床上,許多患者都和L先生一樣,一開始以為是身體健康亮紅燈,卻未意識到「焦慮」才是真正的問題根源。
汪光仲說,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對於緩解廣泛性焦慮症非常重要。規律運動、充足睡眠、健康飲食及穩定社交互動,是維護心理健康的基礎。此外,學習深呼吸、冥想或正念練習等放鬆技巧,也能有效舒緩壓力,改善焦慮症狀。一旦透過生活方式的調整仍無法有效緩解焦慮時,就應及時尋求醫療協助。
認知行為治療:治療廣泛性焦慮症主要方式之一
「認知行為治療」是目前治療廣泛性焦慮症的主要方式之一,透過與心理師或醫師的合作,病人能學習辨識並調整負面思考模式,從而減少焦慮的觸發反應。此外,抗憂鬱劑或抗焦慮藥物的輔助治療,也能有效幫助病人穩定情緒,但用藥前需充分了解藥物副作用與其效果,以確保療效與安全性並重。
汪光仲也特別提醒,心理健康與身體健康密不可分,若長期承受焦慮困擾,不僅影響生活品質,還可能對身體健康造成更深層的損害。無論是輕微的不安,還是長期的憂慮,只要感覺到生活受到影響,都應該重視並及早尋求專業協助。
(本文獲「NOW健康」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