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首例「醫源性」肉毒桿菌毒素中毒
大家知道「肉毒桿菌毒素中毒」大多是因為食用處理或保存不當的醃漬、真空包裝、罐頭食品導致,嚴重的話會造成四肢癱瘓、呼吸衰竭、甚至會致命。
「醫源性」肉毒桿菌中毒是指因為美容或是醫療用途而「人為注射」肉毒桿菌毒素引起。
北部一名女性網購美容針,由賣家「到府注射」,3日後陸續出現吞嚥困難、唾液分泌障礙、眼瞼下垂、肌肉無力及全身倦怠等症狀,發病第4日就醫,發病第6日因呼吸困難插管使用呼吸器住加護病房!向疾管署申請自費22.6萬元使用「抗毒素」治療(如果是因為食物中毒,就不必自費,疾管署目前只剩下4份)
個案的血清和糞便檢的毒素檢驗都是陰性,但是,因為臨床症狀符合、而且近日曾經注射肉毒桿菌毒素,還是被研判為「極可能病例」。
肉毒桿菌使用不慎恐致命
「肉毒桿菌毒素」會造成肌肉無法收縮「使力」,因此會有眼皮張不開、吞嚥困難、手腳無法動、甚至無法呼吸的情況。因此,醫美就利用「肉毒桿菌毒素」可以讓肌肉無法收縮的特性來「除皺」。(讓臉皮下的某些肌肉「無法收縮」,皮膚上不會出現「皺紋」)
一般醫美使用的劑量,遠低於中毒劑量,因此幾乎不會有中毒情況發生,但是,如果是使用來源不明的肉毒桿菌毒素、注射不當,就有可能發生中毒!國內自2019年以來,目前已經累計有8例「醫源性」肉毒桿菌毒素中毒,本例發生呼吸衰竭,是最嚴重的一例!
肉毒桿菌「抗毒素」只能避免血液中「游離」的毒素繼續傷害「神經肌肉接合處」,但無法移除已與神經肌肉接合處連結的毒素,因此無法立即緩解症狀,只能避免繼續惡化。
嚴重癱瘓、呼吸器依賴的病人一般需要經過幾個月的時間,等待已經受損的「神經末梢恢復」後才能逐漸復原。必要時,須進行氣切以維持病人的呼吸功能,等待呼吸肌肉的力氣恢復。
因為受損的「神經末梢」是會恢復的,所以,醫美的注射不會永久「有效」,每幾個月就需要再注射一次。有此需要的朋友,一定要找合法、專業的醫療人員進行,以免發生危險!
(本文獲「Icu醫生陳志金」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