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是最簡單的「終身學習」
世界每天都在不斷變化,如果沒有持續學習的態度,無論在公司還是私人生活中,隨著年齡的增長,都有可能被拋在後頭。
最簡單的終身學習方式就是閱讀。
我從小就喜愛閱讀,至今每個月都會讀幾本書,與妹妹一起住的房間裡有超過三百本書。在寫這本書的期間,我也把自己從閱讀中學到的知識和觀點寫出來。
我喜歡小說和非虛構類書籍,經常閱讀商業書,像是史蒂芬.柯維《與成功有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等經典著作,我都會閱讀。
此外,我還訂閱《經濟學人》雜誌,每天早上也會讀報紙,這是為了追蹤社會整體的趨勢,以及對日本經濟有重大影響的美中動向。
當朋友知道我有訂閱經濟雜誌時,常會問我:「所以,你在玩股票嗎?」但我從來沒有。
我的生活方式以節約為主,但在閱讀方面,從不會吝於花費。
多年來我一直閱讀紙本書籍和雜誌,但現在為了方便,會看電子書,通勤時也能輕鬆閱讀。而且電子書閱讀器不占空間,還有搜尋功能,有需要時我也會使用。
對於透過閱讀實踐終生學習的人來說,目前的學習環境很便利,沒有理由不好好地利用。
拓展公司外部的人脈
我在四十至六十歲時參加公司外部幾個社團,不只是為了終生學習,也是進行所謂的「異業交流」。
在公司每天都和一樣的人交流,不知不覺中,生活圈就變得狹隘,思想界限也會受到影響,說句不好聽的就是,「井底之蛙不知道這世上有遼闊的大海」。
一旦意識到應該與公司外部的人進行交流,就是拓展眼界的好機會,同時也能擴展人脈。
我參加的社團中,最有趣的一個,是由一家小型出版社的總經理主辦的,這是經由公司現任董事長的介紹,我才有機會參加。
這位出版社的總經理人脈很廣,所以在社團裡跟各界名人一邊吃飯一邊交流,總讓我能夠拓展見識。
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與科幻作家眉村卓先生交談。眉村先生是大阪人,因作品《被狙擊的學園》和《神祕的轉學生》而廣為人知,這些著作也曾經改編成電影。
遺憾的是,眉村先生於二○一九年去世了,但在生前我有幸與他交談,開啟了我對科幻小說的興趣,也擴大了我的閱讀範圍。
更讓我意外的是,參加社外社團不只拓展了人脈與閱讀範圍,竟然對我的工作也有所幫助。
其中一個例子,就是發生在我們公司首次自行製作招聘手冊的時候。
之前我們都將招聘手冊外包給外面的專業公司,但這次,我提出希望能夠傳達更直接、更有熱情的招聘理念,公司因此決定由內部自己製作,便指派由我負責。
在這個過程中,我請教了社團中認識的創意人員,由他們協助我們進行拍照和設計。
在撰寫招聘手冊的文字和影片腳本時,我也參與了一部分。我認為,自己在閱讀小說、非虛構類等多類型書籍方面的經歷,對這次工作有很大的幫助。
(本文摘自《百歲上班族的幸福工作術:年齡不是問題!我活得很好,是因為做著喜歡的事。》遠流出版, 玉置泰子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