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榮民總醫院玉里分院牙科主治醫師趙慶宇指出,牙周病被視為糖尿病的第六項併發症,高血糖容易促使最終糖化產物(AGEs)形成,進而引發全身性炎症反應,抑制免疫力,導致牙菌斑堆積並引起牙齦炎與牙周炎等問題。
除此之外,高血糖也會干擾唾液分泌,降低口腔自我清潔能力,增加齲齒、牙齦炎及口腔念珠菌感染的風險。
若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出現如飲用冷熱飲時牙齒酸痛、刷牙時牙齦出血、牙齒鬆動或咀嚼硬物時感到不適、口腔異味、牙齦萎縮或腫脹、有膿液滲出、齲齒或牙齒變色等,就應該盡快尋求牙科醫療協助。
趙慶宇強調,持續穩定控制血糖、正確刷牙及定期接受牙科檢查與治療,是維護口腔健康的關鍵。
吞嚥困難者,可攝取優質的軟質食物
而糖尿病患者也常出現牙周病或咀嚼、吞嚥困難等問題,營養師吳梅桂建議,可從食材選擇與烹調方式著手,譬如可將食物切小、採用滷、蒸、燉煮等烹調方式,避免油炸、油煎,依然可以達到營養均衡。
像是米飯、冬粉、地瓜、山藥、南瓜等全榖雜糧類,魚肉、豆腐、豆漿、雞蛋等優質蛋白來源,以及黃瓜、苦瓜、冬瓜、蘿蔔、茄子等柔軟蔬菜都是不錯的選擇。
水果方面,建議適量攝取香蕉、奇異果、木瓜等,每日以不超過兩份為宜。至於堅果與種子,則可磨成粉加入豆漿或拌入飯中食用。奶類建議每日兩次、每次不超過240毫升,以避免乳糖過多而影響血糖。
糖尿病等7族群每90天免費塗氟
過去衛福部推動6歲以下兒童定期塗氟,以減少蛀牙形成,2023年3月起,也針對65歲以上民眾、糖尿病等7大類患者每90天塗氟治療一次治療,費用由健保補助:
1、糖尿病
2、65歲以上
3、腦血管疾病
4、血液透析及腹膜透析
5、使用雙磷酸鹽類或抗骨鬆單株抗體藥物
6、惡性腫瘤
7、身心障礙(肢體障礙、慢性精神病、重要器官失去功能)等
醫師建議,除了塗氟,民眾平常居家可使用含氟牙膏(WHO推薦1000~1500ppm)刷牙每日至少2次、每次至少2分鐘;以及含氟漱口水(含氟濃度約225ppm)每日使用一次,每次約10c.c.,這些都是安全且有效的運用氟化物預防蛀牙的方式。但提醒無論是定期塗氟或是其他氟化物使用,平日仍需注重口腔清潔、有良好的飲食習慣及定期口腔檢查,才能有效的預防蛀牙與牙周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