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即將於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人口將突破總人口的五分之一,越來越多退休族選擇重返職場、展開人生的「第二曲線」。然而,儘管勞動力缺口逐年擴大,中高齡在就業市場上仍面臨重重挑戰。多數企業對於聘用中高齡員工仍存有刻板印象,加上數位職能落差,讓許多銀髮族難以順利投入職場。
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資料,2023年65歲以上勞參率已達9.9%,十年內求職登記人數更成長5倍。隨著2025年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愈來愈多退休族選擇重返職場二度就業。近日一名網友在《PTT》板上以「中高齡就業有甚麼選擇嗎?」為題,向網友詢問父親再就業的建議。
原PO表示,現年60歲的父親有廚房經驗,50多歲開始半退休生活,如今過了幾年想重新投入職場,除了保全、餐廳打工,還有沒有什麼職位可以推薦?
對此,不少網友建議可以到10元商店打工,雖然開最低工資,但應該很閒;也有人建議保全工作週休二日,準時上下班,非常穩定,但推薦到學校當保全,會更輕鬆。另外也有人說,很多人退休後會去開計程車、營業客車、營業貨車;門檻更低的則是大樓清潔,比保全簡單。
此外,不少人也推薦可以選速食店二度就業,「速食店現在很多高齡者在工作,而且很遵守勞基法」、「連鎖速食店還真的是不錯的選擇」,其中麥當勞、拿坡里披薩、摩斯漢堡等品牌,都被點名友善高齡就業者。
社會風氣逐漸改變,高齡勞參率逐年上升
台灣社會普遍存在「老而不退」會使年輕人失去機會,甚至是「老不退大不幸」等固著觀念,加上「高齡歧視」普遍,都使65歲以上熟齡者對再就業感到卻步,高齡勞參率長期低落。不過觀察近年數據,可以發現高齡者的勞動力參與率正逐年上升。
據行政院主計總處統計,2023年65歲以上勞參率約為9.9%,雖仍低於日本(25.7%)、南韓(38.3%)等亞洲國家,但呈現穩定成長趨勢。此外,2023年65歲以上求職登記人數高達63,598人,十年內成長超過五倍,顯示愈來愈多長者主動尋求工作機會。
缺工潮擴大,連鎖企業擁抱高齡求職者
根據勞動部資料,高齡族就業多集中在製造業、零售業與農林漁牧業等領域,職業類別則以基層技術工與服務人員為主。但隨台灣缺工潮擴大,越來越多企業願意展開雙手擁抱這群高齡求職者。
全家便利商店:「不輪班不調店」,打造穩定職場氛圍
全家自2020年起持續招募中高齡族群,2024年55歲以上員工數已達2,200人,占比約4%,較2022年成長超過1.8倍。全家透過「不輪班不調店」制度、增設健康諮詢服務與漸進式訓練,打造穩定有尊嚴的高齡工作環境,讓員工安心工作、持續發揮價值。
不只如此,全家觀察到中高齡員工在初期工作適應期普遍較長,因此針對其特性設計友善工作流程,包括延長訓練時間、調整教學內容,並強化圖像化操作指引,讓新人更易上手。對於需久站的工作性質,也提供站墊與輔助設備,減輕身體負擔。
此外,全家也導入「彈性排班制度」,提供每日4至6小時工作選項,方便中高齡族群兼顧家庭與健康。某些門市甚至為員工量身打造客製化工時與職責,提升工作意願與續留率。
麥當勞:「職場導師制」陪伴適應現場節奏
麥當勞對高齡者提供友善職場,日本最高齡員工是現年95歲的薮田義光,台灣也有年逾80歲的資深員工「桂圓奶奶」白桂貞,目前全台已有超過500位年滿55歲的員工投入第一線門市服務與後勤作業。
與其他零售通路業者相比,麥當勞不走彈性工時或職務簡化的路線,而是選擇讓中高齡員工完整參與內外場工作流程,並透過系統化的訓練與文化營造,支持他們重新融入高強度的服務節奏。
初期推動時,麥當勞觀察到許多中高齡求職者對餐飲流程不熟悉,也擔心無法勝任門市繁忙的工作內容。為此,麥當勞設計出一套「階段式學習模組」,包含圖像化教學手冊、簡易分工圖卡,並搭配一對一的「職場導師制度」,讓資深員工陪伴新進同仁逐步適應現場節奏,而非單純地將他們安排在較為輕鬆的職位。
在硬體設施上,麥當勞也做出多項調整,例如加裝防滑墊、降低操作台高度,並優化廚房動線與備料區配置,以減少中高齡員工在體力與關節上的負擔。此外,在排班上雖提供部分彈性時段,但麥當勞更重視的是「讓中高齡與年輕人一起工作」,藉由「青銀共事」文化,營造平等尊重的工作氛圍,強調世代間的互補與合作,而非區隔或特例化。
宜家家居IKEA:延長訓練期,提供彈性工時選項
IKEA北亞區人資團隊指出,過去一般訓練期為3個月,但中高齡新進員工往往反映「需要更多時間適應」,因此主動將訓練期延長為6個月,並在此期間提供循序漸進的工作內容與個別化輔導。這樣的安排,不僅減少學習焦慮,也提升員工信心與穩定度。
實體工作環境方面,IKEA將POS系統的操作畫面改為大字體,並加入圖示輔助判讀;在餐飲部門則引進油壓推車平台,減輕搬運重物的身體負擔。就連冷藏室燈光,也因中高齡員工反應過暗而改裝為更明亮的照明,並額外配發夾式頭燈。
值得注意的是,IKEA並非單純給予「特殊待遇」,而是將中高齡人才視為企業重要戰力之一。針對這群工作者的特質,公司設計出彈性4至6小時的工時選項,並建立世代共融文化,鼓勵不同年齡層共同學習、彼此尊重,讓職場真正成為包容、成長的場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