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負面語氣成習慣!將「麻煩」換成「不困難」:每天檢視說話方式,「持久是關鍵」

別讓負面語氣成習慣!將「麻煩」換成「不困難」:每天檢視說話方式,「持久是關鍵」

「明明想用正向的語氣說話卻總是做不到,該怎麼辦才好?」

 

改掉負面說話習慣的十種正向表達

 

提出這類問題的人,遠比我們想像的還多。他們心裡很清楚正向語氣能帶來的好處,但實際要說的時候卻說不出口。這是因為使用負面語氣已經成了習慣,即使想改變說話方式,卻總感到彆扭,甚至因為擔心旁人用異樣的眼光看自己,而輕易放棄。

 

這也解釋了為何那些習慣抱怨和不滿的人,在日常中很難自然而然地說出正向話語。

 

要改掉負面的說話習慣,第一步要先掌握自己平常的說話方式。你可以記錄自己每天使用負面語氣的次數,自覺地減少次數。也記錄自己使用多少次正面語氣,並努力增加次數。如果嫌麻煩,可以用小筆記本寫「說話語氣」日記,或透過手機檢查今天一天在通訊APP和社交軟體上使用的語氣

 

但是切記,不要一開始就設定太高的目標,持之以恆才是關鍵。在這裡,我想推薦一個簡單有效的方法:訂定替代說法。

 

首先,從你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負面表達中,選出其中一種,然後針對會出現這種負面表達的情境,預先決定好替代的正向表達,之後,每當那句負面的話即將脫口而出時,立刻提醒自己換成事先準備好的正向表達。

 

一開始感到不太自然是正常的,但只要持續練習,很快就能習慣用正向語氣說話,甚至反而會覺得負面表達很尷尬。一點一滴地改變說話方式,不知不覺中,你會發現自己已經能自然而然地用正面的方式表達。

 

要有效使用替代表達方式,關鍵在於,熟練掌握將負面表達巧妙轉換成正面表達的技巧。因為在決定替代表達時,可能很難立刻想起要怎麼修改原來的表達方式。所以,我特別整理了一份常見的替代表達表。如果你在制定替代表達時卡關,不妨參考一下。(見表1)

 

表1 正向用語轉換表

正向用語轉換表
負面表達 正面表達
煩躁 有趣
麻煩 不困難
不想做 做了會有所改變
做得要死 做了反而好
好累 沒事的
以後再做 決定好什麼時候做吧
這種事為什麼發生在我身上 這種事可能發生在每個人身上
反正不行 試試看吧?
要做到那種地步嗎? 找其他方法吧?
我再也做不下去了 要怎麼做才能得到好結果呢?

 

檢視品德,就像檢視言語習慣

 

為了養成正向表達的習慣,大家可以參考美國開國元勛班傑明‧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的故事。

 

沒接受過正規教育的他(編按:小學只念2年),每天在筆記本上記錄「優秀人才必備的十三種美德」,並每日自省與自我管理。他看重的十三項美德是:節制、沉默、規律、果斷、節儉、勤勉、誠實、公正、中庸、清潔、平靜、貞潔、謙遜。正是因為持之以恆地實踐這些美德,使得他在哲學、科學、政治等多個不同的領域都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五十多年來,我始終堅持在筆記本上記錄這十三種美德,並每天檢視自己是否實踐。每週我都會專注於其中一項。多虧了這本筆記本,我才能一直走在幸福的人生道路上,我想將這個方法分享給後代子孫。

 

讓我們見賢思齊,效法富蘭克林每天檢視自己的言語習慣。最重要的是持之以恆。俗話說「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不妨從今天開始,選擇一種替代語氣,並付諸實踐,如實記錄成效。只要持續累積這樣的經驗,自然而然會發生變化。再強調一次,重要的是持之以恆。

 

延伸閱讀:
新年從改變話語、口頭禪開始!稻盛和夫:「話語」有左右人生的力量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

🌹用新觀點活出成熟態度,點我追蹤幸福熟齡IG

 

(本文摘自《讓好事發生的說話習慣:從「內在對話」、「人際溝通」到「財富豐盛」,打造理想人生的39個表達練習》采實文化出版,吳秀香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