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歲「挖土機超人」救災卻敗血症驟逝!左腳刺傷腫脹撐8天「拚命到最後」…為什麼小傷口如此致命?

48歲「挖土機超人」救災卻敗血症驟逝!左腳刺傷腫脹撐8天「拚命到最後」…為什麼小傷口如此致命?

▲馬太鞍堰塞湖潰堤重創光復鄉,但災後鄉親們相互扶持,與第一線人員不眠不休搶修,成為光復花蓮最堅強的力量。(圖/取自花蓮縣政府臉書,非當事人)

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事件對花蓮光復鄉造成嚴重災情,不少熱血民眾湧入災區當起「鏟子超人」協助災區復原,但志工遭淤泥中的鐵釘、碎玻璃等尖銳物刺傷腳底事件頻傳,更有一位挖土機行老闆在救災過程中受傷感染蜂窩性組織炎,引發敗血症造成多重器官衰竭,不幸於中秋夜過世。

醫師提醒,即使是小傷口也要小心照顧,並且徹底消毒,如果出現傷口周圍紅、腫、熱、痛情形,就要立即就醫治療。而志工與災民在積水、泥濘中清理環境,也可能因傷口接觸或呼吸到泥水,感染「類鼻疽」,其潛伏期最長可達21天,嚴重導致「細菌把肺部吃破開洞」。去年全台因類鼻疽死亡者高達21例,而截至10/7為止,今年已有11人因此離世,鏟子超人們不可不慎。

 

樺加沙颱風造成花蓮光復鄉嚴重災情,許多鏟子超人連日投身救援,熱血感動全台。但桃園一名48歲挖土機行老闆林鴻森,卻因救災期間左腳被刺傷腫脹,仍咬牙堅持到第8天才就醫,上周六(10/4)轉回林口長庚醫院持續治療,未料從救護車下擔架換入病床時,突陷入昏迷,最終因感染引發敗血症造成多重器官衰竭,於昨晚中秋夜(10/6)宣告不治。

 

左腳遭刺傷仍堅持8天才就醫

 

根據《自由時報》報導,林鴻森在堰塞湖溢流重創光復鄉隔日,就與侄子各開1輛貨車載運2台小山貓趕赴花蓮幫忙,期間左腳被刺傷引發嚴重感染,卻仍堅持到第8天,直到身體難以負荷,才叫救護車送往門諾醫院。

 

經過門諾醫院治療後,林鴻森病況穩定但左腳感染部位依舊腫脹,家屬與院方協調後決定轉院到林口長庚,轉院途中林鴻森意識一直保持清楚,未料一下救護車就突然陷入昏迷,積極搶救仍於昨夜宣告不治,家屬在中秋夜悲痛與摯愛告別。

 

禮儀公司人員林奕華6日深夜在臉書發文,悲傷表示林鴻森在災難發生隔日即放下工作,親自載著山貓投入花蓮救災,8天不眠不休,只為了讓更多人得以平安,不幸在救災過程中腳部刺傷,引發嚴重感染,「他仍咬牙堅持到最後一刻,最終卻還是與摯愛的家人天人永隔」。

 

林奕華哀悼,「他不是名人,卻用行動寫下最無私的勇氣。他不是英雄的稱號所造就,而是那份『為別人活』的心,讓他成為我們心中永遠的英雄」。

 

 

留意蜂窩性組織炎4病徵,嚴重恐變敗血症

 

為什麼一個看似不嚴重的傷口,輕易奪走一條性命?台大醫院新竹分院感染科醫師邊建榮指出,日常生活中多少有碰撞出現小傷口,有時很多天都難以癒合,尤其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更是常見,但如果出現4種病徵,甚至開始發燒、畏寒就不能輕忽,因為可能是轉變成蜂窩性組織炎。

 

蜂窩性組織炎是細菌侵入真皮及皮下組織,較常侵犯的部位為下肢及臉部,最初先是感染部位發紅,再漸漸開始腫脹、發熱、疼痛,部分患者甚至會發燒、畏寒。

 

如果細菌深入皮膚深層的軟組織及筋膜,甚至會變成「壞死性筋膜炎」,皮膚變紫、出現出血性水泡,短時間內有可能發展成敗血性休克,死亡率幾近100%。

 

蜂窩性組織炎的成因不只外傷,有時候蛀牙放著不管、或是嚴重的鼻竇炎都可能導致蜂窩性組織炎,其危險因子包括:

 

1、外傷傷口

2、手術術後

3、下肢循環不良

4、肥胖

5、香港腳或其他黴菌感染

6、免疫缺損病人

7、慢性疾病如糖尿病、肝硬化、癌症等

8、動物咬傷

 

接觸泥水易染「類鼻疽」,今年已11死

 

鏟子超人投身救災不僅應做好防護,防範外傷感染引發的蜂窩性組織炎,也要提防風災過後經常出現的「類鼻疽」疫情。類鼻疽(Melioidosis)是一種由「伯克氏菌(Burkholderia pseudomallei)」引起的細菌感染。這種細菌平常存在於土壤與淡水中,在台灣這樣的亞熱帶地區,每當颱風、暴雨過後,泥水混濁、環境翻動就容易將細菌擴散開來。

 

▲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成災,來自台灣各地的志工團自主來到光復鄉救災,善舉令人容動。(圖/取自楊華美 花蓮縣議員臉書

 

2024年凱米、山陀兒颱風連番造訪南台灣,全年累計123例本土類鼻疽病例,其中21例死亡;而今年截至10/7為止已有66人感染類鼻疽,其中11人死亡,且依最近一例發病日(9/19)來看,受樺加沙颱風影響者尚未顯現。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感染科主任張雅媛指出,類鼻疽的潛伏期從1天到21天都有可能,甚至有極端案例長達數個月;也就是說,病人可能早就被感染,卻經過很長一段時間後才出現症狀。

 

疾管署則提醒,類鼻疽症狀表現差異極大,有的人可能根本沒症狀。類鼻疽常見的病徵包括發燒、頭痛、局部腫痛、潰瘍、胸痛、咳嗽、咳血及淋巴結腫大,可導致皮膚膿腫、肺炎、腦炎、敗血症,需儘速以適當抗生素治療。

 

國際上報告類鼻疽死亡率可達40~75%,國內統計近5年類鼻疽致死率則為4.5%。其中糖尿病、肺病、肝病、腎病、癌症或免疫功能受損者等高風險族群,重症機率較高,如有發燒、胸痛、咳嗽等症狀請儘速就醫,即早診斷與治療。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

🌹用新觀點活出成熟態度,點我追蹤幸福熟齡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