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全年無休、拼命代班沒回報,怨「裝可憐」同事加薪…直到學會愛自己:我變成「懶惰鬼」,並樂在其中

她全年無休、拼命代班沒回報,怨「裝可憐」同事加薪…直到學會愛自己:我變成「懶惰鬼」,並樂在其中

凱西在一家社服機構擔任行政管理工作,她非常勤奮努力,也在事業上擁有不小的成就。然而她經常感到疲憊不堪、身心倦怠,甚至經常因為擔心工作而失眠。當一名同事離職後,她自己扛起了兩個人的工作量,也因此筋疲力盡。她說自己渴望找到可以共度一生的伴侶,並且一起去度假。

但是這對凱西來說非常困難,因為她忙於工作,根本沒有時間約會,而且光是想到約會就讓她全身戒備,因為前幾次嘗試都以失敗收場。

她安慰自己:「反正我從來沒機會使用年假,我總是在為同事代班,根本沒有時間休假。」

凱西無法理解為什麼事情會變成這樣,甚至對下屬心生怨恨,因為對方每年都會把年假用完。相比之下,凱西為工作做了許多犧牲,卻沒有獲得相應的回報。她甚至對同一間辦公室的一位女同事特別不滿。

那位女同事總是一副楚楚可憐的模樣,卻很敢要求加薪和升職,最後也都如願以償。凱西還不屑地指出,那位女同事的丈夫老是需要出手照顧她,幫她處理事情。

我對凱西直言,她對那位女同事的批評和指責,都是因為那位女同事擁有凱西最渴望的一切……

 

誓約讓你斷絕後援

 

雖然這個誓約好像很實際,但它可能會阻礙你擁有更多錢以及更輕鬆的生活和事業。當你決定自己不需要任何人或這個世界給你任何東西,就等同於切斷提出請求和接受幫助的可能性。當你發誓絕不展現脆弱或尋求幫助,你也會變得防衛和封閉。

 

在這樣的狀態下,你幾乎不可能接受任何東西。有趣的是,許多立下這個誓約的人經常說,他們真正想要的是得到金錢與他人的支持。他們絲毫沒有意識到,阻礙他們滿足這些需求的,正是自己曾經立下的誓約。

 

設立遠大的財務目標包含兩個部分,其一是工作或稱「行動」;其二是「接受」。大多數不擅長接受的人,在第一部分都做得非常好。但是你必須允許自己接受努力工作的回報,包括金錢、認可與自在的生活。

 

雖然從邏輯上來看,這似乎是每個人都樂於接受的部分,然而如果你曾發誓絕不接受別人給予的任何東西,就會和「接受」產生衝突。這會讓你難以接受別人的表揚、認可、稱讚和關注。

 

你是這樣的人嗎?你是否曾說過「我不是為了得到認可才做這件事」或「我不需要任何讚美」?其實這意味著,你做事只是為了把事情完成,而非為了得到回報。只是如果你真的想要更多錢,就需要同時為了兩者而做事。

 

你必須承認這個事實,同時做好準備並樂於接受。

 

那些願意坦然請求並接受幫助的人相當明白,想要更快速達成遠大的目標,需要他人的協助與合作。無論是由實際團隊提供協助,或是來自同儕的情感和心理支持,擁有支持系統能讓你盡情發揮才能,完成更偉大的成就。

 

當你知道光靠自己無法達成目標,但又不明白該怎麼做時,你可能會感到難過、沮喪,甚至嫉妒那些有後援的人。那麼,你如何覺察自己是否受到這個誓約影響呢?請進行下面的練習。先做一次深呼吸,讓全身放輕鬆。

 

練習:你是否樂於接受?

 

請回想你還是小孩的時候,你的父母在多大程度上滿足了你的情感需求?他們是否對你細心照護、充滿愛心並處處關愛?他們是否允許你依靠他們?還是他們在情感上經常缺席,甚至常常批評你?

 

現在,請想像自己是個小孩,正在向父母尋求更多的關注、更多的愛,或是一個擁抱。請在你的腦海中播放上述畫面。發生了什麼事?你的父母是否願意並且能夠滿足你的需求?如果答案是否定的,你出現了什麼樣的反應呢?你能看見自己為什麼發誓永遠不再提出要求,甚至不再有提出要求的衝動嗎?

 

即使這些回憶令人痛苦,請盡量讓所有念頭自然浮現。因為你回想起的細節越多,就越能清理這些負面情緒。

 

通常這些痛苦的回憶,就是導致你發誓絕不表達自己真正需求的起點。你能夠自在地尋求或給予愛、關懷、體貼和照護嗎?還是你壓抑了這些需求,因為你從小就知道自己的父母和其他人無法或不願意滿足它們?有些人只記得就算自己要求也沒有用,於是再也不向父母提出任何要求,只把父母當成照顧自己的人,然後選擇獨自面對人生。

 

假如你的父母或照顧者沒有能力、沒有意願,或無法滿足你真正的需求,往往會使你切斷依賴他們的本能,甚至封閉自己最真實的需求與渴望。你學會了將自己的真實感受和需求交由大腦判斷,只留下適當的、可能被滿足的、不會「過度依賴」的,其他不符合這些條件的,都會被拋在一旁。

 

同樣地,絕不展現脆弱的一面,也絕不表達感受和最深層的需求,看似是保護自己免於痛苦和失望的好方法。

 

你立下這些誓約,因為你相信它們讓你更堅強、更有安全感。它們也讓你對任何需要幫助的事情說「不」,並且促使你下定決心要照顧好自己:「我可以靠我的頭腦,我可以靠我的力量,我可以靠自己把事情做好。」

 

犧牲沒有回報

 

以下是凱西的例子。凱西在一家社服機構擔任行政管理工作,她非常勤奮努力,也在事業上擁有不小的成就。然而她經常感到疲憊不堪、身心倦怠,甚至經常因為擔心工作而失眠。當一名同事離職後,她自己扛起了兩個人的工作量,也因此筋疲力盡。她說自己渴望找到可以共度一生的伴侶,並且一起去度假。

 

但是這對凱西來說非常困難,因為她忙於工作,根本沒有時間約會,而且光是想到約會就讓她全身戒備,因為前幾次嘗試都以失敗收場。她安慰自己:「反正我從來沒機會使用年假,我總是在為同事代班,根本沒有時間休假。」

 

凱西無法理解為什麼事情會變成這樣,甚至對下屬心生怨恨,因為對方每年都會把年假用完。相比之下,凱西為工作做了許多犧牲,卻沒有獲得相應的回報。她甚至對同一間辦公室的一位女同事特別不滿。

 

那位女同事總是一副楚楚可憐的模樣,卻很敢要求加薪和升職,最後也都如願以償。凱西還不屑地指出,那位女同事的丈夫老是需要出手照顧她,幫她處理事情。我對凱西直言,她對那位女同事的批評和指責,都是因為那位女同事擁有凱西最渴望的一切。

 

 

變成懶惰鬼,並樂在其中

 

凱西的批判與挫敗,來自於她無法和那位女同事一樣,允許自己要求與接受。我帶領凱西進行了敲打法,她向我透露,自己的父母完全不管她,從小就常把她單獨丟在家裡,甚至沒有準備任何食物。凱西記得從五歲開始,就知道自己必須照顧自己,因為沒有人會照顧她,她必須咬緊牙關,堅強地活下去。

 

在我們進行敲打法時,凱西感受到巨大的悲傷,想起那些不曾被滿足的需求,以及小小年紀就必須堅強地保護自己,她流下了許多眼淚。隨著敲打法持續進行,凱西得到了療癒。

 

凱西開始利用每天為自己做一些小事來滿足自己的需求,用她希望被對待的方式來愛自己。她開始使用過去沒時間休的年假,並且聘請新的員工,讓自己的工作量減半。

 

她開玩笑地說:「我變成了一個懶惰鬼,而且樂在其中!」 隨著凱西允許自己感受內心真正的渴望,並且讓自己好好享受,她的生活發生了巨大轉變。在六個月內,嶄新的人生態度為她吸引到樂於照顧她的男性,她在工作上也得到了新的機會。

 

人們常無意識壓抑內心感受

 

有時候,這些誓約可能是透過家庭教育形成的。父母可能會教導兒子學會照顧自己,長大後還要照顧女性,所以尋求幫助可能會被視為軟弱的行為,努力工作和吃苦耐勞才是堅強的表現,如果想要「像個男人」獨立自主,就必須什麼事情都靠自己。

 

另一方面,許多女性從小就被教導必須取悅他人,而不是關心自己和自己的需求,因為「施比受更為有福」,這也間接導致了誓約的形成。無論這個誓約從何而來,堅決不依賴任何人會阻礙你接受你想要也應得的一切,包括財富,即使你在意識層面非常希望得到它。

 

請進行前述的練習,並且仔細回想,幫助你判斷自己是否曾在生命中的某個時刻,下定決心絕不尋求幫助,也絕不感受內心最深層的需求。

 

當我與客戶或參與工作坊的學員討論這個主題時,人們經常會提到「憂鬱」這個詞。這其實並不令人意外。撇開臨床診斷不談,人們往往會無意識地壓抑自己內心最深層的感受,例如憤怒、悲傷、熱情,甚至是對生活的熱忱。

 

現在,請誠實面對自己。你是否曾經壓抑某些自然產生的感受與渴望?請記住,你壓抑的不是被社會大眾認可的渴望,例如求知欲、追求成就或超越自我,而是你認為最自私、最不可接受、最令人難堪的渴望,或是那些會讓你感到脆弱的需求。

 

當你釋放所有被壓抑的感受與渴望時,你就會得到自由,能夠全力改善財務狀況,同時在生活與人際關係中獲得更多回報與喜悅。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

🌹用新觀點活出成熟態度,點我追蹤幸福熟齡IG

 

(本文摘自《加速財富顯化的EFT敲打法:《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作者也在用,每天輕敲幾分鐘,創造持續流入的財富》高寶出版,瑪格麗‧林區、黛莉‧迪雅娜‧施瓦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