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是絆腳石,是我的老寶貝
秀蓮今天回家很生氣說:「我不會成為你的絆腳石,下次你叫我起去旅行,我也不去了!」
我鄭重表示:「你不是我的絆腳石,你是我的老寶貝!」
承認,旅途最後一天我對省錢一姐秀蓮很生氣,我希望她對自己好一點,也不要拒絕別人對她好,畢竟人到棺材前,什麼都帶不走。
那晚,大家都沈默,各自流眼淚。
對啊!為啥最後要搞成這樣?十年前是這樣,十年後也是這樣?都是在旅途最後爆發呢?
大概是情緒都累積到一個極致,兩邊都需要一個出口,最後就釀成悲劇。
▲雪兒帶70歲的父母到芬蘭北極圈追極光,風景壯麗,旅程中卻暗潮洶湧。(圖/翻攝自雪兒(Cher)臉書)
我想對她好一點,她想為我省點錢
不過,我很高興今天她告訴我這件事,我也直接道歉,最後脾氣差,但也謝謝她願意去這趟旅行。
畢竟十來天的北歐旅程,看似風光秀麗,實際上情緒暗潮洶湧。
人,是情緒動物,尤其一張嘴兩片肉,看似互相退讓,實際是埋下隱患。
親人都會用自己習慣的方式對你好,我希望,花錢,讓她舒適一點;她希望,省錢,讓我減少負擔,卻忘記,這可能是彼此不想要的。
母女都是相愛相殺
之前有網友說:「怎麼不騙你媽費用半價就好?」
你以為這件事我沒做過嗎?我做過,但善意的謊言,終究還是謊言。
我不喜歡騙秀蓮,騙她出門,騙她很便宜,實際上很貴。騙到最後,很怕被揭穿,就不再回答。
我寫的文章,她也都會看到,所以罵她的,她也知道。
我認為,大部分母女成長過程都是相愛相殺,殺到最後,變成埋怨,變成高牆。
外出旅行,是妖魔鬼怪現形記,世代的橫溝會加劇彼此的衝突,衝突過後才是和解的開始。
▲雪兒想給媽媽最好的,媽媽則一心想為女兒省錢,相愛的心卻因彼此目的不同而起衝突。(圖/翻攝自雪兒(Cher)臉書)
我在學習陪爸媽慢慢變老
年輕時的母女衝突,我會摔門就走,中年時的母女衝突,我學著反省自己。
她是我媽,所以才想給她最好的,雖然她不要。如果還有下次,我們還可以怎麼做,才能做得更好,而不是加深衝突。
衝突過後,應該面對問題根本,既然無法改變對方,那就必須調適心態。
我在學習,調適,我們都在變老。
慢慢陪雙親變老,也要學會一個人適應變老。
我不怕一個人老後孤單,但怕陪雙親老會變得心力交瘁,沒有誰一定要犧牲,學會體諒,是旅程給我最好的禮物。
我很希望哪天你老了走不動的時候,記得那一年,我陪你看過極光,陪你坐過郵輪,陪你坐過北極火車,還有為了衣服跟泡麵又吵了一次。
當然每一年出門都會吵架,不是只有這一次。這才是,我想帶你們出去的意義。
你不是絆腳石,是可愛又迷人的老寶貝。
而我,還是小時候窩在懷裡撒嬌的心肝寶貝。
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原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