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16
卓良珍
認知功能是一個人表現知覺感受的心智狀態,像是注意力、記憶力,以及解決問題與表達的能力等。認知功能的改變會受個人腦神經功能、身心健康狀態,以及對於外界環境的變化或社會心理壓力的刺激之適應力所影響(Birren & Birren, 1990)。
閱讀更多
2024-12-13
金熹暻
長期以來,所有制度與產業都把結婚、組建家庭視為完全成年的唯一方式,並且賦予這件事絕對的價值,在這樣的社會中,我們很難想像出新的生活方式。或許也正因如此,若有人不遵循這條單一路徑,往往就會被認定為有某些缺陷或原因。剛開始寫這本書時,一位二十多歲的不婚女性對我說的話似乎就是出於這樣的猜測。她說她對於「獨自生活」到老感到好奇,如果能將其出版成書那就太好了。
閱讀更多
2024-12-13
林靜芸醫師
平日我出名重視視力,強調配戴正確度數眼鏡的重要,結果居然度過了一年多的視力障礙日子。回想起來,這段時間視力模糊、眼睛疲勞、頭暈、沒食欲、肩膀痠、上背痛,居然都是因為眼鏡度數錯誤!
閱讀更多
2024-12-12
整合傳播企劃製作
新聞報導,某魚油品牌塑化劑、重金屬等有毒物質超標,被衛生局勒令下架,民眾花錢買健康卻小心吃進去的是傷害。
閱讀更多
2024-12-11
林暐鈞
筌科生技於11/26在台北凱薩飯店,舉辦預防醫學與健康管理新思維第四期講座,邀請臺大漁業科學研究所陳秀男教授、拉菲爾人本診所黃英家副院長、臺北醫學大學謝明哲教授、筌科生技董事長李鴻彬、臺北醫院劉明偉醫師共襄盛舉,分享知識、幫助眾人邁向美好熟齡生活。
閱讀更多
2024-12-10
康哲偉
編按:新北市新莊12/9發生一起人倫悲劇。一名73歲退休建築師因長期照顧患有「水腦症」的68歲妻子,身心不堪負荷,一時衝動抱起妻子從住家14樓往下丟,妻子當場死亡。據了解,林姓夫妻結縭近40年,育有2子1女,子女皆已成年,家庭經濟狀況良好,但妻子於2年前罹患水腦症,生活無法自理,僅餘說話功能正常。丈夫一直親力親為照顧,然而年歲漸大、罹患三高,體力不支。今年8月,申請新北市府的長照服務,安排看護每日提供清潔、陪伴及盥洗等協助。然而,邱女堅持只要丈夫親自照顧,不願接受外人幫助,長期的壓力讓林男身心俱疲,最終釀成憾事。此事件凸顯長期照護者的沉重負擔,也再度引發社會對於長照服務與心理健康支持的重視。
閱讀更多
2024-12-09
郭美懿整理
資深媒體人陳文茜2019年被診斷出罹患肺腺癌,罹癌後她積極抗癌,除在台灣進行手術與後續療程,也遠赴波士頓哈佛大學附屬醫院就醫。本以為病情緩和,能與癌細胞和平共處,沒想到陳文茜卻在上週五(12/6)透露肺腺癌復發,且已轉移到肝臟及骨盆腔。而之所以會發現,是因為陳文茜在美國的主治醫師提醒,長期服用類固醇恐產生罹癌的後遺症,建議她立即檢查。返台後,陳文茜前往台大癌醫正子中心,接受正子斷層造影確認癌細胞擴散程度,被告知肺腺癌復發,且肝臟3個腫瘤中,「2個惡性,1個水泡;右骨盆腔也有1個。」癌細胞擴散速度之快,連台大肺癌權威陳晉興都不敢相信,「去年9月,電腦斷層掃描還乾乾淨淨⋯⋯怎麼可能1年發展成這樣?」
閱讀更多
2024-12-04
NOW健康
肌少症在老年人中相當常見,但自我覺察到風險者卻少之又少,許多長輩常因跌倒受傷、骨折,就醫後才發現罹患肌少症,但這一摔恐慘賠了健康。重仁骨科醫院梁峻銘醫師表示,醫院中常見老人跌倒後導致長期臥床,這樣不僅慢性病容易上門、肺部感染風險提升,未來1年死亡風險恐高達20%。若不希望人生餘命的最後10年躺在床上被照護,那就一定要及早透過飲食、運動等習慣,保有身體日常生活功能自如狀態,預防肌少症發生。
閱讀更多
2024-11-29
蔡曉萱 整理
現代人普遍面臨睡眠品質不佳的問題。根據台灣睡眠醫學學會2022年調查,自疫情以來,對睡眠品質不滿意的民眾比例增加了17%,失眠症狀更從42.9%上升至59.7%。失眠成因多樣,包括生活壓力、作息混亂、荷爾蒙變化,甚至睡前使用3C產品都可能導致睡眠障礙。醫學上,失眠症的定義是每星期至少有3個晚上難以入睡,且這種情況已持續至少3個月。
閱讀更多
7/ 30
第 7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