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07
白雁時尚氣功 / 白雁老師
慢性過敏實在痛苦,打個噴嚏就像啟動過敏的開關,眼淚鼻涕流個不停,即使吃了中西藥依然症狀反覆,真的好苦惱。特別是台灣高溫潮濕,空氣品質不佳,加上常吹冷氣、喝冰水、吃冷食的行為,導致鼻子過敏的 人數 越來越多,常誘發咳嗽、氣喘,就連汗疹、皰疹、濕疹等皮膚問題都變嚴重。
閱讀更多
2022-04-02
蔡詩萍
一年前的今天(4/2),也正是清明連假,一列408次太魯閣號從樹林發車,行經花蓮段,在上午9時28分撞上邊坡滑落工程車,奪走49條人命,司機員元淳修及助理司機員江沛峰殉職前,在生命最後一刻仍奮力嘗試剎車鳴笛,守護全車乘客。為悼念司機員及罹難旅客,台鐵全線列車將在今天上午9時28分45秒起,也就是事故發生的時間,全台火車將鳴笛30秒追思。(原文刊載於2021/4/3,更新時間為2022/4/2)--------九點二十八分,一切在瞬間成為枉然!--哀太魯閣號408車次的朋友們。
閱讀更多
2022-03-28
林信男
在部分國家陸續放寬防疫限制、Omicron亞型變異株BA.2快速傳播的情況下,包括歐洲、中國,近期都出現確診病例增加的現象,外界估計,美國也可能發生新一波感染潮;對此,白宮首席醫學顧問佛奇(Anthony Fauci)分析,BA.2的傳染力,較BA.1高出50%至60%,預期隨著時間推移,BA.2將成為主流變異株。
閱讀更多
2022-03-24
王啓圳, 陳尚宏
一位與世無爭的上班族,有一兄一姊一妹。幾年前因為母親身故而繼承 A 地。這一塊畸零地,1/4 的權利。但是「公同共有」,因為其兄嫂認為遺產分配不均,所以設立條件。倘日後遺產依她的認知分配公平了,這地再改為「分別共有」。
閱讀更多
2022-03-18
郭美懿
68歲的林老先生原本總是笑咪咪,近來卻被家人發現板著一張臉、面無表情,就連孫子看到他,都覺得阿公「臉很臭」。家人原以為是阿公有心事,但每次詢問都沒結果,直到無意間聽到電視節目談論巴金森氏症,才驚覺阿公可能是生病了!
閱讀更多
2022-03-17
聯合報 / 記者沈能元
健保部分負擔調整方案出爐,慢性處方箋維持現況,第2、3次領藥無須自付,但急診、藥品、檢驗檢查則依醫療院所級別收費。初步估算,新制上路後,受影響 人數 1454萬人,其中50萬人一年得多花3千元以上醫療費用。此方案預告14天,預計5月正式上路。
閱讀更多
2022-03-14
洪雪珍
在新冠疫情越演越烈的當下,有位四十多歲女性來報名上課。她在自我介紹時,談到轉換跑道的初衷,讓人聽起來有些慽慽然。過去她是外商高階主管,先生的事業也如日中天,人前人後都恩愛逾恆,看到他們時,總是十指相扣。有工作舞台、有美滿婚姻,是人人欣羨的人生勝利組。可是就在三十八歲那年,無預警地,先生提出離婚,因為有了新歡,對方吵著要給一個名份,先生看她堅強能幹,決定捨了她,選擇那個他以為的柔弱女子。
閱讀更多
2022-03-14
謝冠賢, 李淑芬
按理說,臺灣的銀髮族或是樂齡族這一群人,已走到人生下半場,也已累積了一些財富與人生經驗,應該是身心靈最自由自在,最能做自己的一群人。若您仔細觀察周邊朋友的樂齡或銀髮族朋友,您會發現,其實不然,他們仍有諸多問題需要面對。
閱讀更多
2022-02-28
郭美懿
隨著本土疫情趨緩且穩定控制,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從週一(3/1)起放寬防疫措施:包括戶外運動可脫口罩、雙鐵開放飲食、宴席逐桌敬酒,賣場、超市及市場也開放試吃。不過目前仍有吃飯、唱歌相關的群聚事件,所以3月份唱歌仍須配戴口罩。
閱讀更多
2022-02-24
翁申霖
新冠(COVID-19)疫情在全球肆虐已逾2年,至今有國家採取與病毒共存的策略,也有國家仍持續「清零」,目前台灣則在兩邊拉鋸著,也準備往開放的路前進。面對多國持續放寬政策,中研院生醫所兼任研究員何美鄉指出,台灣最後一哩路,最大的難題是「要如何讓台灣人離開舒適場域」,開始面對病毒入侵本土後的現實面。
閱讀更多
28/ 30
第 28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