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28
吳淡如
期待著外在世界與他人都完美的配合著我們,如同活在不現實的夢境中。常常把自己的問題推給別人,是多數人無法成長的問題。心理學曾經有這樣的研究:一個人成功,都覺得是自己成功的,往自己找原因,也就是往自己臉上貼金;失敗,都覺得是外在原因造成的。
閱讀更多
2024-03-28
泉正人
「不過,這裡就是劃分有錢人與窮人的分水嶺」老人深吸一口氣以後,開始講他要講的話。
閱讀更多
2024-03-27
許瑞云, 鄭先安
很多人把「愛自己」限縮在「滿足個人欲望」這樣褊狹的定義裡,而「滿足個人欲望」又不斷被各種商業活動詮釋為「滿足物質欲望」,所以隨處可見的廣告活動與行銷宣傳充斥著名牌精品、高檔飲食、豪華旅遊等訊息,鼓勵大家透過消費來犒賞自己,並且要放在社交媒體展示炫耀,直接或間接傳達「人應該要想辦法滿足自身各種物質欲望,這樣才算是愛自己,才顯得高人一等」。其實「愛自己」可說是個假議題,因為「愛自己」是一個相對的概念,只有當我們做了「不愛自己」的行為時,才會有「愛自己」的概念。
閱讀更多
2024-03-26
林維信
阿強是個一生氣就容易暴走的少年。據老師轉述,只要他跟同學發生口角,他就會想打對方,而通常那時他已經氣瘋了,即使老師出面喝止也沒用。阿強曾經因為出手過重,把同學的眼鏡打碎。碎裂的眼鏡割傷同學的眼角,對方家長揚言要提告。
閱讀更多
2024-03-26
楊月娥
在台灣選擇居家照顧或安養中心,都有固定行情,無論聘請哪一個國籍,印尼、越南、菲律賓的居家看護,所需費用都差不多,還要再加上健保、就業安定基金、仲介費用、加班費等,總額相當於大學生剛出社會的月薪,且居家照顧等於要多兩個人(病者及看護)的生活開銷以及居住空間,因此總體花費應該是在安養中心較為划算。
閱讀更多
2024-03-26
丁菱娟
近來越來越多熟齡大哥大姊出國遊學,一個人背著背包到世界各地Long Stay遊學兼旅遊。以前這是年輕人的玩意兒,但現在變成熟齡族重新對自己好的方式,原來我們這群熟齡大哥大姊在成長過程中,心裡有一股未被滿足的地方,就是年輕時大多沒有留學機會(40多年前想出國唸書只有留學,沒有遊學),因此出國念書的夢想一直放在心底未實現。
閱讀更多
2024-03-25
林維信
萬清的爸爸工作非常忙,因自知陪伴孩子不多,所以他會關心萬清的功課,送萬清想要的東西。但有時他會看不慣萬清的行為,認為萬清東西沒收好、學習不夠認真、說話不夠有禮貌。讀小學時,萬清對於爸爸突然的嚴厲會害怕、無所適從,還曾因爸爸發大飆而嚇哭。但上了國中後,萬清對此感到不耐煩。
閱讀更多
2024-03-23
林明樟(MJ)
1.請把自己的人生當做一個產品來規劃。2.把自己當成產品規劃師(PM)。這樣你就不會迷路,不會瞎忙,不會沿路亂拿、亂撿東西。
閱讀更多
30/ 30
第 30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