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16
吳宛育
雖然簽了意願書,但阿文伯還是被急救了!團隊決定要好好跟前妻聊一下,主治醫師、安寧共照師和我,趁阿文伯在急救時和前妻及女兒談一下目前的狀況,前妻直言:「怎麼可以放棄!」、「放棄他就死了!」、「他如果死了我怎麼辦?」前妻的反應和之前冷淡不理,完全不同。主治醫師解釋了一下阿文伯的病情,他有慢性肺阻塞,胃癌肝轉移,病情是持續惡化,前妻說:「我知道,但是怎麼會這麼快死?」主治醫師再度解釋,其實病人入院肺炎感染嚴重,且從原本左下肺浸潤發展至雙肺,他已經撐了一段時間了。我再補充:「其實他自己知道狀況不好了,所以他打了電話給妳,跟妳說對不起。」前妻很驚訝地看著我怎麼會知道,本來我想特別再多說一些阿文伯的心情,但此刻最重要的是,希望趕緊讓家人達成共識,不要再繼續急救了......
閱讀更多
2019-12-16
劉佳宜
六十七歲的湯伯因為關節疼痛、暈眩與胸悶,經急診評估之後轉住院治療。護理師看見陪伴的大女兒,在照顧上有很多焦慮跟緊張,所以希望社工師能前去瞭解,他們是否需要幫忙。
閱讀更多
2019-12-16
郭哲延
認識草伯,是因為護理師擔心低收入戶的他,經濟上難以負擔醫療費用,於是就和我聯繫了。
閱讀更多
2019-12-07
林芷揚
一名女性患者半年前開始胸口悶痛不舒服,本以為是工作勞累,還特地休息幾天,沒想到悶痛沒好,還跟著呼吸不順、感覺喘,趕緊就醫,竟發現心臟上方有一顆14公分的畸胎瘤。
閱讀更多
2019-12-05
林芷揚
編按:媒體報導,藝人郭彥甫日前因流感併發心內膜炎,在搭乘班機飛往美國的途中,突然心臟疼痛,抵達美國後緊急就醫,醫師說如果再晚兩個小時恐怕就來不及了,所幸治療之後已平安 出院 。目前已經進入流感季節,流感引起的併發症中,與心臟有關的還有「心肌炎」,以下為國內真實案例與醫師說明,提醒民眾提高警覺。(20191211更新)
閱讀更多
2019-12-05
林芷揚
宜蘭一名年約64歲的黃姓婦人,最近利用週末參加國小同學會,與畢業超過50載的同學們前往溪頭,進行兩天一夜旅遊。沒想到,在遊覽車上準備回程的時候,黃婦突然身體右側沒有知覺,無法動彈,接著大冒冷汗,想跟同學說自己的狀況,赫然發現連話都說不清楚!
閱讀更多
2019-12-03
NOW健康
冬季一到,整個人都被凍得受不了,「一定要在浴室裡洗上好久,好久的熱水澡,才能洗去一身寒!」不過,急診醫師鄭重提醒,洗澡時一定要注意可能造成一氧化碳中毒;當出現大腦缺氧,有暈眩、噁心、想吐等症狀時,應立即停止洗澡的動作,盡快往通風的地方移動,或者就醫檢查。如果一氧化碳中毒,不只可能有致命風險,更可能導致嚴重的大腦神經受損,民眾不可不慎。
閱讀更多
2019-11-29
林芷揚
一名65歲的男性糖尿病患,長期固定在門診拿藥,某次回診時醫師建議他可接種流感疫苗,但患者不願意。沒想到,前年農曆年間,這名患者出現發燒、喉嚨痛、肌肉痠痛、呼吸會喘、胸痛等現象,就醫驗出A型流感,還引發肺炎住院。
閱讀更多
2019-11-27
林芷揚
年約50歲的N先生,每天在工作中突然昏倒,並摔倒撞到額頭,同事趕緊將他送醫。當時N先生一度醒來,又再次陷入昏迷狀態,最後確認N先生腦中有一顆「腦動脈瘤」,已經破裂出血,並併發急性水腦症。值得注意的是,腦動脈瘤好發於四、五十歲以上的成年人,而且在破裂之前,通常沒有任何症狀!
閱讀更多
2019-11-15
白色天空
編按:給住院家屬的一封信。雖然文字帶了點負面,但卻是護理人員長期累積的情緒。醫病關係,是每一個人都會遇到的問題;當我們越想要家人恢復健康,就越需要平靜自己的心情,和醫護人員做最有效的溝通,這才是良好之道。
閱讀更多
30/ 30
第 30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