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1-06
照護線上
「有個BMI高達36 kg/m2的患者,因為陸續出現多種肥胖併發症,於是決心減重。」竹北|台中上杉診所肝膽腸胃科許柏格醫師表示,「他曾經嘗試用飲食、運動、藥物來減重,但效果都不理想。經過討論後,患者決定接受胃內水球手術。」
閱讀更多
2025-01-04
彭冠宇
張忠謀創辦人說人生中與命運有兩次約會,第一是他1958年離開波士頓到位於達拉斯的德州儀器(TI)報到,這件事改變了他的前半生;另一個是他1985年離開美國來到台,原設定落腳於工研院,最後卻創立了台積電。他說事後想想這兩次約會都做對了!
閱讀更多
2025-01-03
聯合報 記者洪子凱
今周刊編按:北市敬老卡點數用不完該怎麼辦?2024年敬老卡點數已擴大使用3項大眾運輸工具及6處場館,包含桃園機場捷運、擴大臺鐵乘車補助起訖站範圍至北北基桃宜任一站、國道客運北北基桃宜路線。另外,2025年台北市開始也開放中低收入戶長者使用敬老卡折抵聯合醫院7大院區掛號費,每次最高扣抵50元,預計近9000人受惠,預估補助金額約1512萬。
閱讀更多
2025-01-03
郭美懿、黃靖文
《病人自主權利法》於2019年正式施行,據衛福部統計,2024年「預立醫療決定意願」人數新增25,816人,累計簽署人數為93,981人。分析2024年數據,新簽署者仍集中在50歲以上熟齡族群,最大宗落在60~69歲,其次為70~79歲與50~59歲,趨勢與簽署安寧意願者相符。顯示熟齡者對「善終」的企盼與意識強烈。然而病主法上路即將屆滿6周年,預立醫療決定簽署率仍無法突破台灣1960萬名成年者的1%,人數更遠遜於「預立同意安寧意願註記」的百萬人次(1,031,599人),甚至遠低於「同意器官捐贈」的643,795人。為什麼民眾簽署意願如此低落,究竟出了什麼問題?
閱讀更多
2024-12-26
郭艾珊
編按:誰能想到一個獨當一面的外商經理人,竟是個成癮患者?在職場上總是意氣風發,私下熱愛運動、與家人關係緊密的郭艾珊,竟有個秘密:事業愈成功,她愈依賴酒精。醉到最狼狽的時候,傍晚還是搖搖晃晃走到校門口接小孩,結果是兩個小孩一人牽一邊,把我牽回家。也曾經聽到便利商店開門的「叮咚,歡迎光臨」後,再次醒來已經是幾天後的事情,浴缸裡面裝滿了喝完的啤酒罐。當家人把她反鎖在臥室,她卻還是能喝到爛醉,怎麼辦到的?原來她從臥室的陽臺爬出去,踏著14樓高的外牆水管爬進客廳拿酒…直到躺在蒼白的病床上,面對超高的肝指數和嚴重黃疸,才讓她不得不正視這個問題,正式戒酒,重整自己的人生。郭艾珊的故事,揭露了最真實、最脆弱的自己,提醒我們面對困難時不要害怕,鼓起勇氣走下去,無論如何終將迎向康復。
閱讀更多
2024-12-25
史蒂文.巴列特
不同的市場將對你的技能賦予不同價値。比起你的技能較司空見慣的產業,若雇主或客戶認為你的專業能力很罕見或獨特時,他們會願意支付更高費用。關鍵在於情境——你可以向不同產業提供相同的技能,藉此大幅提升潛在收入。
閱讀更多
2024-12-25
史蒂文.巴列特
大腦的認知結構會本能地引導我們遠離那些令人不安的想法。然而,暫時的逃避往往會讓我們陷入更大的心理折磨。擁抱負面想法的二元性,平衡正面思考,讓我們能更有智慧、堅韌且深明遠見,並朝向更成功之路邁進。
閱讀更多
2024-12-24
洪哲茗, 邱茂恒
阿文已經58歲了,太太阿娟也已經56歲,他們想著小孩都大了,不太需要操心,也不用兒女給自己太多孝養費,免得造成他們的負擔,當然自己也不太有餘力能幫兒女們更多。打拚了一輩子,好歹房子也是努力存下來的,接下來的人生目標,好像就只剩下有尊嚴的退休生活了。
閱讀更多
2024-12-20
屠惟安
編按:作者屠惟安曾是一位華爾街交易員、知名美國網路媒體公司Buzzfeed的業務總監,現在則是理財知識網紅,在27歲前賺進第一桶金:100萬美金(約合台幣3千萬元)。屠惟安以一針見血的專業風格,讓財務世界離我們不再遙遠,包含:為預算開支建立分級、無腦的儲蓄策略、投資六步驟、債務管理、退休計劃等,同時在這場財務遊戲之中,賦予讀者與其對抗的力量。
閱讀更多
6/ 30
第 6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