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28
吉兒.施萊辛格
許多聰明人犯下房產錯誤,理應租屋之時卻買了房子。1999年,有一對已婚的醫學院學生找我諮詢,兩人大約20多歲,想買房自住,同時完成學位,還申請專科住院實習醫師。他們無法忍受支付租金,認為是「把錢丟到水裡」,他們的父母也願意湊錢贊助自備款。
閱讀更多
2022-07-26
丁菱娟
最近社群媒體做了一個小小的調查,問所有的網友「你最想要斷捨離的是什麼?」結果最多答案的竟然是「老公」!雖然網友們有一點玩笑性質,但是也反映了一個現象:熟齡婚姻家家有本難唸的經,也顯現出熟齡女性跟先生之間期盼的是各自獨立的生活,希望能夠擁有各自可呼吸的空間,最好朝「婚內獨立」的路途前進。
閱讀更多
2022-07-22
林靜君談心室
父母能為孩子做的最好的事情,是在孩子的成長過程,教養及協助孩子找到自己的價值,當子女成年之後,接納與欣賞孩子就夠了,以前的人說,兒孫自有兒孫福,這是真的,足夠的愛會是豐饒的土壤,孩子會自己茁壯。
閱讀更多
2022-07-22
理查‧菲利
明明知曉指數型基金、ETF的優勢,你也決定採取被動投資,但是卻沒有獲利反而賠錢嗎?被動投資專家理查‧菲利(Richard A. Ferri)依據行為金融學指出,在進行投資的過程中,投資人的心魔才是掌控成功投資的關鍵,唯有奉行約翰.柏格所強調在市場艱困時期「堅持到底」的做法,徹底實行被動投資,才能成功達成投資者的財務目標。
閱讀更多
2022-07-20
彭蕙珍
投資詐騙案層出不窮!「本土劇女神」連靜雯去年遇到網路愛情詐騙,外傳被騙3000萬元投資泰達幣;廣達集團創辦人林百里的妻子何莎也被閨蜜詐騙5000萬元,投資年息高達8.4%的境外基金。理財達人十方表示,詐騙的模式有3個,一是產生信任感,二是進入假平台,三讓你先賺到錢。當你投資的金額越來越多時,平台和詐騙者就人間蒸發。她強調:「要小心每一個接近你、要你投資的人,並且多方查訪這個平台是否真實。」
閱讀更多
2022-07-14
大塚壽
40歲是人生的黃金時期,然而在忙進忙出的生活中,該如何延續過往的順遂、推開曾經的挫敗?又該如何擁抱自己的美好人生?
閱讀更多
2022-07-12
莊宜芳醫師
編按:許多人從中年就開始構建自己想像的退休生活,有人 夢想 到鄉下過著陶淵明一般的鄉居生活,享受悠閒慢活。有人則考量老後醫療與交通需求,選擇離醫院、捷運近的都會區居住。這兩種生活形態各有退休族支持,但你可知道不同居住環境的長者,其認知功能退化的比例竟有相當大的差異?
閱讀更多
2022-07-11
楊雅馨
2020年史丹佛大學公布「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World’s Top 2% Scientists 2020)」,台灣臨床醫學領域共有241位上榜,台北市立關渡醫院院長陳亮恭排名第2,也是高齡醫學領域唯一的獲選者。身為知名的高齡權威,他掛心的是,如何讓現在及未來的長者都能遠離失能、失智。
閱讀更多
2022-07-07
彭蕙珍
「我們要挑戰在幾年內還千萬元貸款。」黃慧馨和先生張偉明2年前從台北市搬到桃園,背負1000萬房貸。因個性「不喜歡負債」,他們維持過往的節約生活方式,一個月家庭開銷只有1萬元,將省下來的錢和投資獲利,全拿去還房貸。過去,他們曾經成功挑戰3年還清400萬元房貸。現在兩人已到中年,手中有存款,以及多年來相當不錯的投資獲利,她自信道:「應該會成功!」
閱讀更多
27/ 30
第 27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