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14
郭美懿
俗話說「未食五月粽,破裘毋甘放」,有醫師提醒,5、6月氣溫變化劇烈,民眾除了注意冷熱變化,也應提防血壓升高,特別是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更要注意腦動脈瘤破裂的可能。由於腦動脈瘤在未破裂時幾乎沒有症狀,一旦出現頭痛、神經麻痺、視野缺損、反應遲鈍等症狀,應儘速就醫,以防破裂導致腦中風、甚至死亡。
閱讀更多
2024-05-07
郭美懿整理
每個人身上或多或少有「痣」存在,但痣不只影響美觀,還可能對身體健康造成影響!安南醫院整形外科主任王冠智提醒,有些痣生長的位置不太美觀、有些會影響生活作息,有些甚至會造成病變,尤其是生長在易摩擦、肢端及指甲溝的痣,以及周圍不規則、先 天性 大片黑痣等「這4種」,最好要進行手術切除治療。
閱讀更多
2024-05-03
郭美懿
糖尿病已躍居國人十大死因第6名,一旦發生足部潰瘍合併症,不僅增加住院率、提高醫療成本,嚴重者甚至下肢截肢,5年死亡率高達30%,而若足踝以上截肢後,5年死亡率更飆升至70%!因此糖尿病傷口照護更顯得至關重要。過去病人必須自費購買銀離子敷料,但因價高使得許多經濟不佳的病患無力負擔,幸好健保署自5月1日起將糖尿病足二級以上傷口正式納入健保給付,預估將會有20萬以上的糖尿病足者受惠。
閱讀更多
2024-02-22
丁菱娟
美麗是每個女人所追求的,但美麗沒有天花板,而且喜好人人不同,所以不要去追求精緻完好的美麗,讓自己成為剛好的70分美女就好。
閱讀更多
2024-02-22
NOW健康
每個人的眼周會有不同變化,像是臥蠶、淚溝及眼袋等,有的是先天的,有些則是歲月的痕跡,並非所有都是不受歡迎。輔仁大學附設醫院整形外科主任翁日升醫師指出,臥蠶、淚溝和眼袋各有不同特徵,其中臥蠶是最為討喜的,至於較顯老、顯得沒精神的淚溝及眼袋,則可以透過填充物或手術療程來改善。
閱讀更多
2024-01-19
NOW健康
一向身體沒什麼毛病的60歲陳先生拿著健康檢查的報告走進門診,說他的腎臟「淹水了」,仔細看報告的內容,原來是腎水腫,經過一系列仔細檢查後,發現他罹患了「腎盂泌尿上皮癌」,因腫瘤阻塞導致腎水腫,後來陳先生接受了腹腔鏡手術,將腎臟、輸尿管及膀胱袖口切除乾淨,後續在門診追蹤腎功能及腫瘤情況。
閱讀更多
2024-01-05
彭蕙珍
邱瀟君的一生相當傳奇。她在台灣國際地位最飄搖的1978年,自政大新聞系畢業。那一年,父母全力送她到美國。名牌大學畢業的她,赴美也只能在餐廳端盤子,為了生存她毫不以為意。婚後和墨西哥美裔先生經營洗衣店。活在社會底層,她樂天知命。1985年為了自住而買房。房貸怎辦?乾脆當起包租婆,30坪大的房子,擠進10多人同住。1年後就積攢到頭期款,再買下對面房子出租。從1間、2間、3間房,迄今她在加州擁有100多間房產,包括house、公寓、辦公室出租,一年收入破億。在異鄉打拚,得到許多人幫助,暖心的她對身邊的人極好,不但照顧員工,連會計師、合作對象都悉心關照。 天性 開朗的邱瀟君笑說自己一生摔過很多次跤,神奇的是,每一次摔跤都讓她獲得好多機會,「每一次都是出問題,才會有轉折。」並成為大家口中的「房產大亨」。
閱讀更多
2023-12-14
NOW健康
隨著年紀愈大,心臟瓣膜容易逐漸鈣化增厚,逐漸發生狹窄狀況,初期沒有明顯症狀,嚴重時可能發生胸痛、暈倒、容易喘等症狀,出現心臟衰竭現象,多數患者不願冒險接受傳統開胸手術,現在有新的治療方式「經導管主動脈瓣植入術」,置入新的瓣膜不必再承受開胸高風險。
閱讀更多
2023-12-08
NOW健康
現代人無論工作、生活上都需要大量用眼,導致老花也提早報到,根據國健署統計資料顯示,40歲以上的國人逾5成患有老花眼,加上老花度數可能會隨著年紀加深,即使曾做過近視雷射手術,老花眼加重還是得戴老花眼鏡,如果合併有白內障,眼科醫師建議採用抗老花人工水晶體置換術,1次性矯正白內障、老花、近視或遠視等問題。
閱讀更多
2023-09-06
NOW健康
提到老化,許多人首先想到的是法令紋、抬頭紋、皺眉紋等明顯的部位,這些部位的細紋確實會洩露年齡,不過,林政賢皮膚科診所院長林政賢醫師指出,疫情期間因為戴口罩的關係,法令紋很容易被遮掩掉,不過解封後拿下口罩,不只法令紋原形畢露,加上眼周細紋、脖子的頸紋,整個人看起來更顯老態。
閱讀更多
2/ 18
第 2頁,共 1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