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家用

顯示第 13114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216

曾為一顆球被轟巴掌,不想和爸打同隊!羽球金牌王齊麟:現在他跑不動,才知一起打球多珍貴

tCol 2021-08-04

陳偉周

曾為一顆球被轟巴掌,不想和爸打同隊!羽球金牌王齊麟:現在他跑不動,才知一起打球多珍貴

「請大家告訴我!這是真的嗎?我們麟洋讓世界看見台灣了,我們麟洋真的做到了!再次向全世界大聲的自我介紹,我是台灣羽球選手王齊麟。」7月31日,「2020東京奧運」世界排名第3、男子羽球雙打搭檔王齊麟與李洋的「麟洋配」,最後關鍵壓線球擊敗中國隊奪金,刷新台灣奧運羽球史新紀錄,王齊麟開心在臉書上分享榮耀。

閱讀更多

身為母親最大禮物是放過自己!女兒:祝每個媽媽跟她一樣讓自己好過、兒女解脫自由

tCol 2021-07-16

雪兒Cher

身為母親最大禮物是放過自己!女兒:祝每個媽媽跟她一樣讓自己好過、兒女解脫自由

倘若你問我這幾年覺得最幸福的事情是什麼?我認為不是找到一個愛我人,更不是找到一個我愛的人,而是終於等到母親完全「放棄」控制我的生活。

閱讀更多

以為省錢卻花更多?我不喜歡省錢,也不喜歡敗家!改變消費習慣,從不碰奢侈品開始

tCol 2021-07-02

珍妮・蘇

以為省錢卻花更多?我不喜歡省錢,也不喜歡敗家!改變消費習慣,從不碰奢侈品開始

我不喜歡省錢,也不喜歡敗家。這麼寫出來,感覺我像是有獨到見解;不過,我很愛亂買東西,甚至可以列進我的專長。

閱讀更多

放棄對子女的掌握,才能飛得自在!父親:不管做什麼,回來你媽都會煮一鍋好菜等你

tCol 2021-05-26

謝雪文(雪兒CHER)

放棄對子女的掌握,才能飛得自在!父親:不管做什麼,回來你媽都會煮一鍋好菜等你

過於掌控下的孩子,會忘記自己有夢想,也忘記思考跟反駁。

閱讀更多

關懷信任、正向面對,遠勝謾罵、負面情緒宣洩!暖醫:這場疫情讓我們學到5件事

tCol 2021-05-16

陳志金

關懷信任、正向面對,遠勝謾罵、負面情緒宣洩!暖醫:這場疫情讓我們學到5件事

2020年初爆發武漢肺炎疫情,身為醫療人員,我試著以不一樣的角度,以稍為正向、輕鬆的方式來分享我的觀察。有些項目即使沒有疫情,也很適合留意的。當然,有些可能因為事過境遷,而不能夠完全理解,那大可直接跳過,不必執著於每一個項目都要看懂。⋯⋯

閱讀更多

雙北三級警戒》本土+181,8縣市淪陷、雙北重災164例!陳時中:社區傳播擴大

tCol 2021-05-15

李易紓

雙北三級警戒》本土+181,8縣市淪陷、雙北重災164例!陳時中:社區傳播擴大

行政院上午10:45記者會宣布,台北、新北即起至5/28實施三級警戒,室內聚會限5人、室外10人,另外關閉全國娛樂場所,全國禁止遶境、進香團,但目前沒有停止上班上課,國中會考繼續進行。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強調,周邊縣市維持二級,雙北禁聚令僅限家庭聚會,學校、營業場所、公務機關仍正常運作,大家可以正常上班上課,但要積極落實防疫措施。另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下午宣布,今新增180例本土個案為68男112女,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80多歲,發病日/採檢日介於4月23日至5月14日,居住縣市分別為臺北市89例、新北市75例、彰化縣6例、宜蘭縣及桃園縣各4例、臺中市及基隆市各1例,另有一例台南確診尚未有案號,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陳時中說,目前國內疫情持續嚴峻,雙北陸續發生感染來源不明病例及群聚事件,研判社區傳播已有擴大趨勢。被問到何時會升到四級警戒,陳時中說,抗疫是需要點時間,現在會怕防疫疲乏,就會形成嚴重情況,產生違背行為,其他國 家用 更嚴格的管制就會引發反彈,會和防疫政策對抗,那防疫一定會失敗,所以現在是維持希望全民能配合、適時適地比較好。

閱讀更多

要是當初沒有XX該有多好...屬於40歲的金錢後悔:最具代表性5個「悔不當初」

tCol 2021-05-07

大塚壽

要是當初沒有XX該有多好...屬於40歲的金錢後悔:最具代表性5個「悔不當初」

40歲是人生的黃金時期,然而在忙進忙出的生活中,該如何延續過往的順遂、推開曾經的挫敗?又該如何擁抱自己的美好人生?

閱讀更多

國寶級雕刻家朱銘驚傳家中逝世,享壽85歲!出生13口之家貧困家庭「一生惦記連肚子都沒撐飽的母親」

tCol 2021-05-05

簡秀枝

國寶級雕刻家朱銘驚傳家中逝世,享壽85歲!出生13口之家貧困家庭「一生惦記連肚子都沒撐飽的母親」

別來無恙,久違了,八十三歲的雕塑大師朱銘,五月八日舉行「木浮雕」近作發表,取名《浮生》。這是他藝術創作一甲子,對浮生歲月的體悟。

閱讀更多

腳沒力、難提重物,40後要小心肌少症!2個自我檢測+2招預防法,醫師全圖解

tCol 2021-04-28

李易紓

腳沒力、難提重物,40後要小心肌少症!2個自我檢測+2招預防法,醫師全圖解

很多人誤以為肌少症只會發生在老年人身上,其實不然。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顏正中表示,有位40多歲的女性,因為全身無力和體重減輕的症狀來就醫,經過詳細問診與檢查,發現她最近半年因為心情不好,加上疫情影響,待在家中時間變多,三餐不定時定量,也沒有出門運動,就可能是肌少症造成症狀。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