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實驗

顯示第 415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300

76歲侯孝賢證實罹阿茲海默症!兒子發聲:確診後遺症超出發展…手上電影無法執行「但經典不會遺忘」

tCol 2023-10-25

鄭閔聲、何欣潔

76歲侯孝賢證實罹阿茲海默症!兒子發聲:確診後遺症超出發展…手上電影無法執行「但經典不會遺忘」

編按:76歲國際級大導侯孝賢驚傳疑似罹患失智症正式退休,外媒報導,身邊知情人士表示「他確定不會再拍電影了」,《刺客聶隱娘》可能成為最後一部作品。外媒報導,侯孝賢台北工作室傳出已經關閉,工作人員也已經遣散,報導甚至表示「這消息對台灣本土可能不算太驚訝,但侯導和家人並未作出公開宣佈,可能是想保有隱私。」侯導兒子侯甫嶽發表聲明證實父親先前已經診斷出阿茲海默症,但沒有減退他對電影的熱情,一直到新冠肺炎確診,後遺症連帶病情才先暫停,「這對我們來說是沒有預想過的發展」。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推估,2022年我國失智者人口超過30萬人,其中65歲以上長者占9成6,預估未來平均1年將增加1萬人,台灣失智症的挑戰越來越大。台大醫院雲林分院神經部張楷杰醫師表示,失智症是一種常見的神經退行性疾病,隨著人口老齡化的趨勢,其影響和挑戰日益突出。針對廖先生這樣的失智症處理,如何早期辨認、診斷和及時介入將是關鍵。張楷杰指出,許多人前往神經科求醫,主訴是最近常常忘東忘西,擔心自己有了失智症。不過像這樣這麼有「病識感」的人,常常都只是「健忘」,也就是暫時性的短期記憶障礙,可能是因為分心、壓力或睡眠不足所導致,一般來說,健忘的症狀可以隨著休息、放鬆或提醒而恢復記憶。相較之下,失智症是一種嚴重的認知功能障礙,常伴隨著記憶障礙和認知能力的退化。這些症狀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行為產生了明顯的負面影響,常見有5種症狀,一旦發生就要特別注意是否為失智症。1.容易遺忘生活中,食衣住行的點點滴滴2.遺忘曾經擅長的技能。3.溝通與閱讀障礙。4.五感逐漸不靈敏。5.出現幻覺無法自行判斷事物。

閱讀更多

不想再困坐枯燥辦公桌!台大教授55歲退休,到宜蘭山上開永續民宿:林志玲、施振榮都是客人

tCol 2023-10-11

徐采薇

不想再困坐枯燥辦公桌!台大教授55歲退休,到宜蘭山上開永續民宿:林志玲、施振榮都是客人

年過半百也能改變人生軌跡!昆蟲學者石正人,五十五歲便提早退休,選擇到山裡開民宿、學種菜,更化身「養蟲專家」,成就一間永續民宿。一位台大教授竟五十五歲就退休,到宜蘭山上開民宿!

閱讀更多

不控血糖、不忌口,他罹糖尿病才5年竟失智…醫揭恐怖真相:不只腦部退化,還有這些併發症

tCol 2023-10-11

郭美懿

不控血糖、不忌口,他罹糖尿病才5年竟失智…醫揭恐怖真相:不只腦部退化,還有這些併發症

許多人忽略糖尿病也是失智症的危險因子,事實上不論「阿茲海默症」或「血管型失智症」,糖尿病患者的失智症罹病率都會上升。

閱讀更多

幸福熟齡論壇/迎接「人生百年」時代!日本老年學專家秋山弘子:活躍職場讓人生「重開機」

tCol 2023-10-11

郭美懿

幸福熟齡論壇/迎接「人生百年」時代!日本老年學專家秋山弘子:活躍職場讓人生「重開機」

《今周刊》今(10/11)日舉辦第七屆幸福熟齡臺日交流論壇,跨海邀請日本東京大學高齡社會綜合研究機構客座教授秋山弘子,分享在長壽社會發展趨勢下,如何因應人生百年的新時代。

閱讀更多

日語導遊曾月入20萬,疫後當清潔婦還被嫌老…她68歲轉做王品內場:我喜歡工作,一天都不想休息

tCol 2023-09-27

陳亭均

日語導遊曾月入20萬,疫後當清潔婦還被嫌老…她68歲轉做王品內場:我喜歡工作,一天都不想休息

(今周刊1397)疫情之後,服務業需工孔急,高齡化浪潮下,台灣人口結構也逐漸老化。餐飲業巨擘王品集團,已經看到了一群不想閒著、動力十足的長輩,準備為職場注入「新血」。

閱讀更多

防血友病患出血危機!健保擴大補助藥劑,照顧患者權益

tCol 2023-09-25

NOW健康

防血友病患出血危機!健保擴大補助藥劑,照顧患者權益

一碰撞、受傷,出現傷口,就血流不止,不少連續劇將女主角設定血友病患,以加強戲劇張力,但血友病是缺乏第8、9凝血因子,基因位在X染色體,因此,病友大多為男性,女性則較罕見。專家表示,健保陸續給付昂貴針劑,日前更擴大給付「非凝血因子藥物」,提升治療品質,血友病患應積極面對,接受預防性注射治療。

閱讀更多

皮膚泛紅恐是真皮層發出求救警訊!醫曝真皮層修復關鍵

tCol 2023-09-25

NOW健康

皮膚泛紅恐是真皮層發出求救警訊!醫曝真皮層修復關鍵

現代人對於皮膚保養越來越重視,許多保養品的功能主打能讓肌膚變得白皙透亮,然而,除了表皮的透亮以外,皮膚專科醫師林亮辰認為,許多人常常看到問題時才解決問題,例如:皮膚泛紅、發黑、色素不均、毛孔粗大,或是皮膚敏感等,但是在這些現象的背後,往往是來自於真皮層的不健康,因此我們更應該關心的是真皮層的健康狀態。

閱讀更多

蛋放冰箱破壞美味?放室溫就好?專家解謎「雞蛋到底要不要冰」:在台灣絕對要「這麼做」

tCol 2023-09-19

翁申霖

蛋放冰箱破壞美味?放室溫就好?專家解謎「雞蛋到底要不要冰」:在台灣絕對要「這麼做」

每每買回一盒或一袋雞蛋,都在思考究竟要不要冰進冰箱,有一說法是放室溫即可,另一則是認為冰起來較保鮮,甚至有英國研究報告指出,「雞蛋放室溫與冰箱差不多,所以不需要放冰箱……」真相到底如何?有專家收集 實驗 數據解答了。

閱讀更多

氣候變遷好遙遠?極端高溫、霸王寒流、空污…都影響心血管健康!台大研究:「這樣做」趨吉避凶

tCol 2023-08-25

郭美懿

氣候變遷好遙遠?極端高溫、霸王寒流、空污…都影響心血管健康!台大研究:「這樣做」趨吉避凶

今年全球各地頻現極端氣候災難,除了帶來災情,也可能對人體造成影響。台大研究團隊就發現,環境溫度與濕度可顯著影響血壓、心率、心搏輸出量、心臟輸出量,導致冬天好發心血管疾病;而環境細懸浮微粒(PM2.5)空氣污染同樣對血壓有顯著影響,可能會增加城市上班族的心血管併發症。

閱讀更多

擺脫「倦怠感」不一定要休長假或離職!1技巧在生活中「練習出走」,找回生活動力

tCol 2023-08-11

瑞秋.歐蜜拉

擺脫「倦怠感」不一定要休長假或離職!1技巧在生活中「練習出走」,找回生活動力

如果說,你很需要出走,但是出於某種原因,無法休長假或離職,要如何繼續做你正在做的事(工作、照顧他人,或是擔任親職),同時又能暫停一下呢?答案比你想的還要簡單。請開始把一些行動融入你的生活中,這樣你就可以有意識地替你正在做的事情帶來一些轉變。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