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30
微粒 (Willie)
曾幾何時,經歷了很多人事物,遭遇了很多的無奈,工作激情慢慢冷卻,也開始慢慢重視自己的健康和家人的狀況,後面幾年真正感覺到是用時間在換取薪資。
閱讀更多
2020-03-17
照護線上
隨著流感與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的流行,許多人開始注重口罩、及酒精洗手的習慣,也很關心要如何提升免疫力。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胸腔內科周百謙主任指出,免疫力其實是個不容易定義的名詞,很多因素都可能使人體對外界的抵抗力下降。除了維持規律的生活以及運動習慣外,環境品質的改善更是不可或缺!新冠病毒(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引起大眾對於群聚感染的恐慌,因此待在室內、家中的時間比平常更多。影響到病毒對身體影響的因素很多,這部分包含內在免疫力,也就是由淋巴球等免疫細胞所構築的防線;此外就是結構性免疫力,氣道結構有問題時會造成病毒的停留時間延長,造成入侵肺部的機率增加;但最常被忽略的是環境免疫力,所指的是由於環境未能有效調節,造成氣道反覆發炎,引起呼吸道面對外來病原體的抵抗能力下降。要有效面對新冠病毒(新冠肺炎)與流感病毒的威脅,以上三大因素,缺一不可。
閱讀更多
2020-03-05
何玉華中醫師
出現發燒、咳嗽痰多、頭痛、喉嚨痛症狀是感冒,還是過敏?近日進入到24節氣的「穀雨」,是春夏交接之際。不只早晚溫差大, 雨水也明顯增多,但最近下過雨的晚上,在夜燈照射下,眼前霧朦朦的,空氣中的懸浮的污染物並未因雨水消散,再加上潮濕,讓許多患者前來看診時,都會問我:「醫師,我怎麼一直在感冒,感冒都沒好。」其實,很多不是感冒,而是過敏。
閱讀更多
2019-12-31
李尚龍
人都要朋友,但你對「真正的好朋友」有何定義呢?朋友跟你借錢你要借嗎?朋友可以直接直白的給意見嗎?
閱讀更多
2019-12-16
三條凜花
因為是每天的事情,若要每次都寫在筆記本上反而麻煩,因此我會將每天要做的事情另外列表,以掌握全貌。在習慣之前一邊看清單一邊進行,最後應該就會記住了吧!
閱讀更多
2019-12-11
沈智恩
她不只是整理物品而已,更是藉著整理圍巾,回顧自己對母親的記憶與自己的情緒,並面對過去刻意遺忘的悲傷。
閱讀更多
2019-12-09
根本裕幸
我認為我的工作是協助人們從人生中找到愛。除了前面介紹的那幾位,我還認識好多位過著悲慘人生的人,而且我發現,他們的人生中必定有愛。因此,不知不覺地,尋找愛這件事,就變成我工作的一部分了。
閱讀更多
2019-12-09
鴻馨診所院長吳佳鴻醫師
塵蟎,大概是許多人一提到過敏時,第一個想到的過敏原。塵蟎確實是臺灣最重要的急性過敏原,會引發各種上呼吸道症狀,例如打噴嚏、鼻塞、流鼻水,嚴重的話甚至會誘發氣喘,導致呼吸困難。據統計,有高達八成的氣喘患者對塵蟎過敏,至於其他過敏疾病如結膜炎、皮膚溼疹、異位性皮膚炎、蕁麻疹等,也都可能因為接觸塵蟎而被誘發。
閱讀更多
2019-12-03
賴奕菁
「你有對丈夫說過,你想要小孩嗎?」我問。「我跟他那麼久了,不用講都知道。但他只想要『兩人』廝守,沒想過小孩子。」
閱讀更多
2019-11-18
呂揚
今年55歲的Jessie來自新加坡,是台北一家蔬食餐廳的老闆。一個人在台灣居住將近30載,曾發現罹癌,也在退休後意外圓了開餐廳的夢想,歲月帶給她的不是風霜和疲憊,而是讓她愈活愈明白,怎麼樣才能讓自己更自在、快樂地享受每一天!
閱讀更多
8/ 13
第 8頁,共 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