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06
喬治‧山繆‧克拉森
你們大家都知道,依照巴比倫的傳統,富家子弟總與父母同住,以便將來繼承家產。阿卡德卻不認同這套傳統。因此,到了諾馬希爾足以繼承家產的年紀時,阿卡德便把他喚來跟前諄諄教誨:
閱讀更多
2020-05-06
小熊媽(張美蘭)
猶太教養最常出現的兩個問題是:「你的想法是什麼?」、「為什麼這樣想呢?」,台灣的家長,可以借鏡猶太教育的理念,多透過提出和回答問題的討論方式,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
閱讀更多
2020-05-06
加藤惠美子
過度謙虛而變成卑怯時,就跟傲慢的態度一樣,和氣質根本是兩回事。不必在意別人怎麼看自己,而是要站在自己希望給別人留下什麼印象的立場和他人相處,在提升自我的同時,讓對方也得到提升。
閱讀更多
2020-05-06
加藤惠美子
這些人都和氣質完全無緣。面對這種人,不需要迎合,更不需要尊重,甚至根本沒必要和這種人說話。但是,千萬不能和對方競爭,否則,自己的品格也會遭到懷疑。
閱讀更多
2020-04-20
李雅雯(十方)
這是我的故事,或許讓你覺得似曾相識......當我企圖說出這段經歷,我感到一陣抑鬱。我的朋友不知道,我的讀者不知道,我的編輯不知道。16年前,我遭遇一場「家人的金錢勒索」,這是一段非常痛苦、非常糾結的人生經歷。
閱讀更多
2020-04-09
崔仁哲
每個人對人類的本性都有不同的看法。有些人相信人性本善,他們並不會以警戒、冷漠與懷疑的態度,去面對做善事的人,而是給予支持、尊重與溫暖的鼓勵。
閱讀更多
2020-03-13
岸見一郎, 古賀史健
並不是因為漠不關心才當耳邊風。而是因為其中並沒有應該討論溝通的重點,所以聽聽就算了。如果在我聽過「可惡的他」或「可憐的我」這樣的內容後,能表示「真是辛苦了」「完全錯不在你」什麼的,與你站在同一陣線的話,確實可以讓你得到一時的安慰,甚至你還會覺得幸好有來這裡接受諮商輔導、幸好找了這個人商量等等,因為這樣而感到滿足。不過,從明天開始的每一天將如何改變?難道不會因為再次受傷就又想尋求慰藉?到最後豈不是成為一種「依賴」?正因為如此,阿德勒心理學才要討論:「今後該怎麼辦?」
閱讀更多
2020-01-13
大嶋信賴
不論如何,光是透過大腦的模仿,連結對方的無意識,就能為自己帶來前所未有的轉變。即便實際上無法做出和舞者一樣的動作,但是大腦的想像毫不受限,只要看著對方,就能在大腦中做出完全一樣的動作。
閱讀更多
2020-01-13
大嶋信賴
可以試著藉由「模仿自己 尊敬 的人」,激發無意識的作用。她聽從我的建議,很快就開始模仿喜歡的模特兒,跟她穿著相同品牌的衣服。當我再一次見到她時,她整個人變得煥然一新。我第一眼注意到的,是她的彩妝變得可愛多了。
閱讀更多
9/ 13
第 9頁,共 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