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28
郭美懿
許多國人把看牙醫視為畏途,特別是長輩遇到蛀牙、掉牙、牙齒痛都寧可尋求偏方或先忍一忍,更別提會每半年定期找牙醫師洗牙一次。而坊間更是充斥許多錯誤偏見,如:「洗牙會讓牙縫越洗越大?」、「罹患牙周病,細菌會跑到心臟?誘發心臟疾病?!」民眾害怕看,卻又恐懼不去會有後果,如此矛盾心情,常讓民眾耽誤了就診時機。
閱讀更多
2023-08-18
許峰源
當我們想要去「糾正」別人的價值觀時,某程度是為了滿足我們內心深處的虛榮感、優越感,以為自己高人一等,彷彿在告訴著對方:「你這樣想是錯的,你應該照我的正確方式生活。我想要拯救你脫離苦海。」
閱讀更多
2023-07-31
數位內容部
在家善終是許多人最想要的,但往往事與願違、得在醫院走完最後一程,健保署將在9月擴大居家整合照顧計畫。衛福部長薛瑞元周一(7/31)接受聯訪時表示,目前國際上都希望推動「在宅住院(Hospital at home)」,就是把家當成醫院,原本需要在醫院中施打的管制藥品、 抗生素 ,未來可以帶到家裡使用,目標做到居家安寧的給付與醫院相同。
閱讀更多
2023-07-25
郭美懿
泌尿道疾病是許多人進入熟齡後難以啟齒的私密困擾:泌尿道感染、攝護腺肥大、頻尿、尿失禁…,一肚子的疑惑到底該問誰?40年泌尿科權威余宏正日前上台大醫院雲林分院YouTube頻道《島嶼的邊緣 世界的中心》解惑,以輕鬆幽默方式,為大家解答泌尿科最常見的幾個問題。
閱讀更多
2023-07-24
NOW健康
許多人出現鼻塞、流鼻涕,常以為只是小感冒,但其實也有可能是「鼻竇炎」或「過敏性鼻炎」2種原因造成,雖然部分症狀類似,致病因素、治療方式卻不相同,過敏性鼻炎須以抗過敏藥物治療,如果染上感冒引發鼻炎,要盡快治療,若拖延過久,恐釀成慢性鼻竇炎。
閱讀更多
2023-07-21
郭美懿
台灣約有15%女性為膀胱過動症所苦,且隨著年齡越大、比例越高,雖然膀胱過動症在臨床上並不危急、也不致命,卻會讓患者的生活品質大幅降低。醫師提醒,若有白天排尿8次以上、突發性的強烈尿意、半夜排尿2次以上、尿失禁等症狀,就有可能罹患「膀胱過動症」,可尋就醫改善。
閱讀更多
2023-07-18
郭美懿
今夏創下世紀高溫,不少人吃冰消暑,卻有民眾到高雄某冰店吃冰,卻吃到疑有沙門氏菌的八寶冰,導致全家13人中有11人腹瀉、嘔吐、血便,還釣出網友表示兒子疑是因此腎衰竭住進加護病房,截至週二(7/18)下午4時,累計已有44人吃冰吃到中毒。對此,冰店老闆娘鞠躬3次致歉,經高雄市衛生及抽驗冰品,並將檢體同步送中央疾病管制署檢驗,檢驗結果發現,八寶冰食材與患者檢體均檢出沙門氏桿菌,污染源疑似是「八寶冰配料」,研判是店家「自製豆類及相關配料」可能為環境污染致病源。醫師指出,沙門氏菌是經由糞口傳染,患者經常是吃到被鳥禽糞便汙染的食物或水,如雞蛋、未煮熟的蛋奶、肉製品等。感染後會有發燒、嘔吐、腹痛、拉肚子等腸胃症狀,一般人雖多在3天內痊癒,但仍有5%菌血症機率,若惡化成敗血性休克、心內膜炎、腦膜炎、敗血性關節炎或骨髓炎等病症,甚至可能致死。
閱讀更多
2023-07-11
NOW健康
現代人罹患乾眼症的比例愈來愈高,不只是老年人才會發生的疾病,隨著科技發達,3C產品大量普及使用,罹患乾眼症的年齡已有往下降的趨勢,如果日常感覺眼睛酸澀、分泌物變多、視力模糊、畏光異物感或疼痛感等,小心乾眼症已找上你,建議尋求眼科醫師診治。
閱讀更多
2023-07-07
李易紓整理
5天前才在IG發文人在南韓仁川機場的47歲藝人洪曉蕾,週二(7/4)媒體卻爆出她正在西班牙馬德里當地醫院插管治療,且需要休息2-7天才能恢復,病因則是扁桃腺發炎。前夫王世均第一時間飛抵馬德里,週五(7/7)他透過臉書表示,洪曉蕾手術後已經清醒,他說週四(7/6)晚上醫生會診後認為雖然病情有好轉,但還是認為有膿決定動刀,從口腔內清創,洪曉蕾清醒後只說很抱歉麻煩大家了,非常感謝各界關心。(原文刊登於7/5,更新時間為7/7)
閱讀更多
2023-07-04
營養醫學博士 劉博仁
多年來,癌症一直高居台灣十大死因首位,所幸,進步的醫療為眾多癌友爭取到更多生存的機會,也因此,除了勇敢對抗,病人更需學習如何與癌細胞和平共處。本書從治療、調理、日常保健三個面向切入,解除大家對癌症的各種疑惑,幫助癌友用最有效,也最適合自己的方式,重拾健康。
閱讀更多
5/ 20
第 5頁,共 2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