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04
學老誌/廖智賢,蔡曉萱整理
許多人在退休後選擇投入音樂的懷抱,就此展開全新的人生階段,而臺灣退休族群更掀起一股學習薩克斯風的熱潮;其中有一群退而不休、志同道合的成員,組成天韻志工薩克斯風樂團,以樂聲療癒弱勢與民眾。這個樂團的核心,正是創辦人李自中,他帶著創作能量、爽朗笑聲,以及開懷的胸襟、服務熱忱,在退休後以薩克斯風學老,並吹響自己的第三人生。
閱讀更多
2024-07-03
癌症希望基金會
曾在新浪、蕃薯藤、Gogolook及騰訊創業時,挹注關鍵資金的天使投資人李鎮樟驚傳罹患膽管癌末期。由於膽道系統分布在肝臟內,早期罹癌幾乎無症狀,許多人確診時都已經是晚期。據《財訊》報導,李鎮樟是網路界知名的創投灣家,有「天使教父」之稱。他曾先後投資新浪網、蕃薯藤、美國上市公司網上網(AboveNet)、知名視訊壓縮軟體公司DivX等,就連當年騰訊創業時最重要的一筆風險投資,李鎮樟都是背後最重要的功臣。也因屢屢在新創網路企業扮演重要角色,2000年9月李鎮樟獲選為全球100位華人新經濟圈最具影響力的人士之一。據了解,李鎮樟年年做健檢,都沒有發現任何罹癌徵兆,卻在年前的年度檢查中發現已是膽管癌末期,醫師更直指從確診起算,超過1年還活著的比例是10%,平均存活時間則是5個月,因此在日前舉辦生前告別式。《今周刊》顧問林宏文轉述李鎮樟邀請大家時的話:「他說,如果他是那10%,那就是生命的恩典。如果不是,就趁著身體還行,見見老朋友,聽大家的分享。」當天的生前告別式,除了前工研院長史欽泰、教育部次長葉丙成、Gogolook共同創辦人郭建甫等人與會,還有遠從杜拜及天津而來的朋友,為他加油打氣。許多人對於「膽道癌」並不了解,其實以死亡率排序,「肝和肝內膽管癌」已盤據國人十大癌症第2位多年,前環保署長李應元因壺腹癌離世、香港資深藝人沈殿霞罹患膽管癌病逝,這些都屬於膽道癌。醫師提醒,膽道癌一種無聲、危險、默默生長的癌症,包括膽管癌和膽囊癌。每年全台有超過2000人被確診,但6成以上的膽道癌病人發現時卻都已是晚期,無法手術!喝酒、膽結石、膽發炎、肝炎、糖尿病等因素,都有可能增加罹患膽道癌的風險,如果有長期腹痛、噁心、黃疸、發燒等症狀,千萬別以為只是單純的腸胃毛病,建議儘快到醫院檢查。(原文刊載於2023/6/16,更新時間為2024/7/3)
閱讀更多
2024-07-02
郭美懿整理
據衛福部最新公布的2023年國人十大癌症死因,肝癌已連續44年盤據第2名,雖然成因大多來自B肝與C肝患者,但未爆彈其實還有「脂肪肝」!目前台灣男性脂肪肝的比例是女性的2倍,幾乎每3位男性就有1人有脂肪肝,脂肪肝存在越久,罹癌率就越高!但民眾對於脂肪肝的危害卻是一知半解。有家醫科醫師依據門診經驗歸納,分享4大常見的脂肪肝迷思,包括「瘦子、吃素、多吃保肝產品、或抽血脂數正常」就不會有脂肪肝,其實這些都是錯誤觀念。
閱讀更多
2024-07-02
翁申霖 整理
油除了是料理不可或缺的原料,也是身體必需的燃料。不過,一直以來,要用什麼樣的油進行烹飪是許多人心中的問題,舉凡豬油、沙拉油、橄欖油等都是常見的油品,究竟哪種油最好?「無毒教母」譚敦慈分享過去經手過的案例,她表示曾有一家人3餐都使用豬油烹飪,殊不知孩子才10幾歲便罹患高血壓,家中還有2、3位成員中風,譚敦慈直言,用豬油偶爾增添風味無妨,但若餐餐如此恐怕為身體埋下健康的不定時炸彈。
閱讀更多
2024-06-30
郭美懿整理
一年四季皆有生產的香蕉,含有大量纖維及抗氧化物,除了助眠、穩血糖,還具有軟化糞便、降低壞膽固醇等功效。不過香蕉屬於高鉀食物,腎臟功能不全者必須控制攝取量,腎臟科醫師林軒任便表示,有位60歲女病患天天吃香蕉幫助排便,某天竟因高血鉀昏迷不醒送醫。據國健署建議,每人每日的鉀離子攝取量為2000~3500毫克,換句話說,「一天吃5根香蕉就超標了!」
閱讀更多
2024-06-28
郭美懿整理
連日高溫,體感溫度動輒飆破40度,北部因「都市熱島」效應感覺更熱,甚至有學者示警「每年都是餘生最涼夏天」!面對炎熱潮濕天氣,中醫師特別分享夏季「暑濕、暑熱、氣陰兩虛、陰暑」4面向的養生對策,多吃某些食物,能消除暑氣、上火、煩躁等狀況。
閱讀更多
2024-06-27
蔡曉萱整理
對許多人來說,咖啡不僅是一種飲品,更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能量來源。然而攝取過多咖啡因,卻可能引發胃部不適、頭痛、焦慮、心律不整、頻尿等症狀。營養師高敏敏特別 整理 超商咖啡資訊,提醒日常飲用的咖啡中含有多少咖啡因,值得注意的是,一般人每日咖啡因攝取量不宜超過300mg,約等於1杯大冰美或2杯大冰拿鐵,若攝取過量可能會身體不適,讓人越喝越累!
閱讀更多
2024-06-26
黃明惠 整理
為提升全民錯假訊息免疫力,LINE於2019年啟動數位當責計畫,並聯手專業查證夥伴與公共事務夥伴行政院,並推出「 LINE訊息查證」服務。截至2024年5月,LINE訊息查證官方帳號好友數超過84.2萬,已收入超過24.6萬筆可疑訊息的舉報,舉報人次也超過77.1萬人次,成台灣最大訊息查證平台。但你知道,有哪些假訊息看起來最像真的、也是最多人查證的嗎?LINE官方公佈累積5年TOP 10錯假訊息排行榜出爐,其中「綠茶配檸檬可以治新冠肺炎?」奪冠,近期熱門關鍵字AI,也以「接到陌生電話不要先講話?AI會蒐集?」等誤導訊息衝入第7名。其他像是地震、電費與健康主題相關,如癌症,阻斷病毒等也都受到民眾關注。
閱讀更多
2024-06-26
郭美懿整理
尚未進入7、8月的盛夏,全台已飆出36度以上高溫,高雄旗津今(6/26)日甚至測到39.8度,全台熱得像顆紅蕃薯。炎熱氣候也帶動手搖飲熱賣,不少手搖飲店門口還沒到正午時分,就已出現大批排隊人龍,大家都想買杯清涼飲品消暑!不過你知道嗎?一杯冰塊、甜度正常的珍珠奶茶,熱量就相當於一份700大卡便當,就算選擇「無糖」手搖茶,也可能踩到肥胖地雷!
閱讀更多
2024-06-24
郭美懿整理
端午過後全台持續飆出高溫,中央氣象署今(6/24)晨針對11縣市發布高溫特報,包括雙北、花蓮、彰化以南7縣市為橙色燈號,有連續出現36度高溫的機會。對此,粉專「林老師氣象站」發文提醒,「才剛開始真正要熱!各地每日的高溫炎熱,似乎還沒看到盡頭!」炎熱天氣也使全台熱傷害人數急遽上升,據衛福部統計,今年6月至6/23,總計413人次因熱傷害就診;而今年上半年以來,熱傷害就診人次累計達557人,分別比去年2023年的483人、2022年的355人都還要高。醫師提醒,台灣夏季炎熱潮濕,若長期沒有適當防護,很容易就會發生熱傷害,尤以中暑最嚴重,若處理不當,恐怕導致器官衰竭、甚至死亡,且死亡率超過30%。若出現中暑現象,務必迅速離開高溫環境、鬆脫衣物、用水擦拭身體或搧風,並以最快的速度就醫。
閱讀更多
26/ 30
第 26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