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27
莎莉夫人(Ms. Sally)
我父親在離世前,有將近兩星期的時間是處於昏睡狀態。父親走後,母親突然跟我說,她想預立醫療決定,不想把這道艱難的人生選擇題丟給孩子。「如果要插管、 氣切 、電擊才能救活我,請不要用這樣的方式延長我的生命,讓我用安寧的醫療方式,好好走完我的人生。」母親說。
閱讀更多
2020-04-16
葉惠君 護理師
這是我與他們的故事, 因為他們, 我體會到世事無常……。那是在一個飄著細雨又悶熱的五月天,我結束上午的居家訪視,匆匆回到安寧病房,與阿中和三姊一同討論出院計畫。
閱讀更多
2020-01-15
楊智鈞醫師
「楊醫師,金雀阿嬤今天要轉普通病房了!」看到 LINE 簡訊傳來的時候,我簡直不敢相信。
閱讀更多
2019-12-11
今周刊編輯團隊
長照2.0政策施行至今快3年,政府總計投入逾750億元長照基金,市場確實也逐漸活絡多元,只不過,資源總是往最有利益的都市集中。偏鄉,因為人力成本高、案主的照顧難度深,是否存在一種結合「公益」跟「企業」的模式,讓長照的光,也能照亮原住民部落、深山裡的獨居老人?
閱讀更多
2019-12-11
今周刊編輯團隊
長照2.0政策施行至今快3年,政府總計投入逾750億元長照基金,市場確實也逐漸活絡多元,只不過,資源總是往最有利益的都市集中。偏鄉,因為人力成本高、案主的照顧難度深,是否存在一種結合「公益」跟「企業」的模式,讓長照的光,也能照亮原住民部落、深山裡的獨居老人?
閱讀更多
2019-11-07
楊智鈞醫師
「救到底」與「好好走」之間,我們永遠都在嘗試著平衡、尊重生命、不輕言放棄,做出對生命最好的決定與努力。希望這篇文章能夠引起更多人對於「急救」、「插管」、「放棄急救」等名詞的反思。
閱讀更多
2019-11-06
陳秀丹
臨床上我們也看到很多黑暗面,例如,健保規定病人使用呼吸器就可以長期住院,有惡劣的家屬會利用這項規定,明明病人已經可以不用呼吸器,必須出院了,卻強烈要求醫師不准拿掉呼吸器,有些醫生為了增加業績或其他考量,竟然也配合;因為病人在醫院,家屬每個月只需要付二、三萬元,比在家裡請看護照顧病人還便宜、還省事啊!
閱讀更多
3/ 5
第 3頁,共 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