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11
李易紓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1)日表示,因應出現感染源不明之本土病例致社區感染風險增加,為防範發生持續社區傳播,自即日起至6/8共4週,提升疫情警戒至第二級「出現感染源不明之本土病例」,並對於個人及外出、集會活動、 營業 場域、大眾運輸實施相關限制措施如下:
閱讀更多
2021-05-11
張家麒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1)日公布國內新增7例本土COVID-19確定病例,1例為案1187之接觸者(案1201),6例感染源待釐清(案1202、案1203,案1208至案1211),包括一起遊藝場群聚事件。
閱讀更多
2021-05-11
李易紓
台灣新冠肺炎疫情持續延燒,5/11新增7例本土病例,1例為(案1187)之接觸者(案1201),6例感染源待釐清(案1202、案1203,案1208至案1211),並包括1起遊藝場群聚事件。其中,案1202工作地點為宜蘭羅東銀河百家樂遊藝場、案1203活動史也正在調查中,該案曾到過新北新莊晶華亭餐廳、來來按摩蘆洲長安店,以及蘆洲大風車婚宴會館。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宣布,即日起進入第二階段防疫,警戒期需至6/8,祭出6大防疫禁令,原則上停辦室外500人以上,室内100人以上之集會活動; 營業 場所啟動人流管制作業。雙鐵(臺鐵、高鐵)、客運等大眾運輸禁止飲食;5月15日起,雙鐵城際列車禁站票。被媒體問到是否台灣已經有隱形感染鏈,陳時中說多多少少都有了。
閱讀更多
2021-05-07
大塚壽
40歲是人生的黃金時期,然而在忙進忙出的生活中,該如何延續過往的順遂、推開曾經的挫敗?又該如何擁抱自己的美好人生?
閱讀更多
2021-04-12
陳榮華
編按:從冷板凳業務員到股市高手,作者陳榮華曾走過瀕臨破產的人生巨變,唯一不變的是他對股市分析的熱愛,透過不斷地「技術練功」與「心理修煉」,光是靠操作鴻海一檔股票,就能從300萬元資金,6年滾出2千萬元。 陳榮華從2000年起,成為專職的投資人,他沒有存股,但卻能賺到足夠的錢,除了供給3個念資優班的小孩生活所需,交換學生、遊學、補習也都少不了。 期間歷經多次股災,資產也不斷地累積。他如何做到的?一套完整而且規則清楚的技術分析SOP罷了。
閱讀更多
2021-03-16
畢德歐夫
「錢這種東西啊!阿珍你還是要留身上,兒女都不可靠,更何況妳老公都沒了,晚年不留錢要靠誰?只有鈔票上那4個孩子最可靠...」
閱讀更多
2021-03-08
Serena Liao
最近這篇我於2016年11月底寫的文章在網路上被大量轉傳,當時我開始價值投資才5年,現在放上來讓大家再回味一下,時空環境不同了,但價值投資的核心精神依舊。文末附上我的投資近況,期望與在價值投資路上的投資人共勉之。
閱讀更多
2021-03-08
施國文
20210308編按:作者施國文曾是證券業務經理,42歲就靠股市投資賺到財富自由,50歲離開職場,股息年收入約70萬元。施國文也曾是一個在股市殺進殺出,喜歡「重押」單一股票、賺快錢的超積極投資人,直到2008年經歷金融海嘯,財富大起大落的震撼教育後,才開始修正自己,憑藉著股海投資20多年的資歷,開創了屬於自己「穩中透強」的「GO WIN投資模式」。
閱讀更多
2021-03-05
吳挺絹律師/理財規劃顧問(AFP)
遺產擺在面前,兄弟姊妹之間的感情,到底價值多少?這是可以放在天秤的兩端比較的嗎?我不知道,您覺得呢?從母親過世後,住在美國的王小姐就不斷的透過簡訊、Email...等方式和兩位哥哥溝通:「母親的遺產,要如何分配?」的問題。
閱讀更多
2021-03-02
施國文
多年前,曾有一個朋友邀我吃飯,希望透過我的投資專業,在飯局上勸一位在股票上投資上失利的老朋友。
閱讀更多
14/ 25
第 14頁,共 2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