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細胞

顯示第 17118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300

延誤治療,恐截肢!多管齊下促進糖尿病足潰瘍癒合,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tCol 2024-03-29

照護線上

延誤治療,恐截肢!多管齊下促進糖尿病足潰瘍癒合,專科醫師圖文解說

「有位50多歲的男性糖尿病患者,來就診時右腳已經嚴重發紅、浮腫。」國軍高雄總醫院整形外科主任吳爭融醫師指出,「他的傷口其實已經拖了一段時間,但是因為工作忙碌,所以只有自己換藥,遲遲沒有就醫,結果腳趾頭的小傷口便漸漸惡化,發紅的範圍持續擴大。經過清創,截掉了半根腳趾,不過另一根腳趾也漸漸變黑。」

閱讀更多

寶林茶室中毒案,「米酵菌酸」是禍首?出現9症狀要小心,恐1到20小時內害你離世

tCol 2024-03-29

林暐鈞

寶林茶室中毒案,「米酵菌酸」是禍首?出現9症狀要小心,恐1到20小時內害你離世

「寶林茶室」信義A13店食品中毒事件引起全台食安風暴!截至目前為止,共累計18案例、2死亡、5重症,造成全國譁然。衛福部對此於昨(28日)晚間緊急召開者會,宣稱死者體內確定採樣到罕見且致命的米酵菌酸,證實為台灣首次因該毒素食品中毒死亡事件,症狀出現後1至20小時死亡、群聚事件致死率介於30%至100%。

閱讀更多

「吃頓飯人就沒了!」寶林茶室66歲爸葉克膜、強心針救不回…米酵菌酸「無臭無味」,哪些食物可能出現?

tCol 2024-03-28

郭美懿整理

「吃頓飯人就沒了!」寶林茶室66歲爸葉克膜、強心針救不回…米酵菌酸「無臭無味」,哪些食物可能出現?

寶林茶室疑似食物中毒案持續延燒,目前已累計17案、造成2死,其中66歲楊姓男子週三(3/27)上午宣告不治,死者女兒悲訴,父親從未有慢性病,一直都很健康,僅僅只是去吃了一次飯,「不到一個星期,人就沒了!」收治楊姓男子的新光醫院內科加護病房主任林嘉謨表示,病患21日到院、23日轉加護病房,27日早上10點多狀況就很不穩定,葉克膜、升壓器、洗腎機器等都用上,但病患的血壓仍持續往下掉,血變得很酸、鉀離子變高,11點多心跳變得不穩定,即便使用強心針、打高蛋白,仍因死嚴重酸中毒、急性腎肝衰竭,在11點30分左右過世,病況宛如煞車般踩不住。

閱讀更多

鐵釘插足底不自知?解析糖尿病足潰瘍治療

tCol 2024-03-22

照護線上

鐵釘插足底不自知?解析糖尿病足潰瘍治療

「糖尿病足潰瘍對患者而言是很大的困擾,但是很多患者會因為擔心需要手術,而不敢就醫治療。」嘉義基督教醫院整形外科主任方前量醫師指出,「其實,沒有及時就醫治療,糖尿病足傷口往往會潰爛、感染,拖得越久、截肢的風險越高!」

閱讀更多

白天精神不濟,晚上無法入睡,當心大腦疲勞過度!放空也好,用1習慣遠離身心過勞

tCol 2024-03-17

蔡宇哲, 蔡佳璇

白天精神不濟,晚上無法入睡,當心大腦疲勞過度!放空也好,用1習慣遠離身心過勞

對於那些非常認真工作的人。如果不適時對他每天大量的腦力消耗做些調整,很容易會出現睡眠或身心相關的困擾。在這裡,「腦力消耗」指的是跟思考、規劃、計算、記憶等相關的認知運作,並不涉及情緒相關。常見的開會討論、學校學習、讀資料、寫報告,都是屬於腦力消耗的範疇。

閱讀更多

第1名不是魚!日本調查300位百歲人瑞「最常吃食物」,豆腐、優格都上榜,「這樣吃」最健康

tCol 2024-03-14

郭美懿

第1名不是魚!日本調查300位百歲人瑞「最常吃食物」,豆腐、優格都上榜,「這樣吃」最健康

日本是全球最高齡且最長壽的國家,據日本厚生勞動省最新統計,2023年該國年逾百歲的人瑞就有超過9.2萬人,連續53年創下新高。許多人將日本人長壽的秘訣歸功於飲食,日本電視台TBS節目《この差って何ですか?》就曾訪問300位百歲人瑞,調查他們最常吃的食材與菜色,意外發現都是簡單尋常的家常菜,沒有想像中非要吃得特別「健康」,才能達到長壽目的。

閱讀更多

以為中年發福竟罹「卵巢癌」!她用血淚寫千封信,籲員工健檢多做「2項目」:早期發現存活率逾9成

tCol 2024-03-13

郭美懿

以為中年發福竟罹「卵巢癌」!她用血淚寫千封信,籲員工健檢多做「2項目」:早期發現存活率逾9成

「卵巢癌」死亡率位居女性十大癌症第7位,死亡人數年增率高達9.9%,也是十大癌症之最。由於卵巢癌初期並無明顯症狀,較難早期發現,加上治療後復發率高,堪稱三大婦科癌症中最難治的癌症。49歲的卵巢癌患者家芸化病苦為力量,認真蒐集資料,寫成一篇「健檢提升卵巢癌期發現」報告,寄發至全台一千多家大型公司,呼籲企業在女性員工的健檢中加入陰道或骨盆腔超音波、抽血檢驗CA-125,為更多女性爭取即早發現的機會。

閱讀更多

答應媽媽「一定把她醫好」卻失敗,母受癌王折磨只剩36公斤…毒物專家:若時間重來,我希望做這些事

tCol 2024-03-12

招名威 教授

答應媽媽「一定把她醫好」卻失敗,母受癌王折磨只剩36公斤…毒物專家:若時間重來,我希望做這些事

編按:毒理專家招名威教授在發現母親罹胰臟癌後,傾注全力和她共同抗癌,一路相伴、細心照顧。因為母子感情太過親密,在母親離世之初,他幾乎無法承受這巨大悲傷,只能在日後,透過各種方式,慢慢梳理、轉化自己的情緒。 照顧罹患重病的家人時,幾乎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會在病人身上,而疏忽了照顧者可能承受的焦慮、悲傷、壓力、悔恨與諸多對生命的不解。透過作者回憶母親生病、治療、離世的過程,或許我們也能鼓起勇氣,回頭面對自己曾經逃避的悲傷。 這悲痛就像一道傷口,當我們刻意遮掩,可能表面上看來平靜無波,但一輩子都無法痊癒;若我們願意勇敢掀開,或許一時之間會血流如注、劇痛難忍,但它終有結痂、痊癒的一天。

閱讀更多

「攝護腺肥大」跟「攝護腺癌」不同!診斷罹癌別驚慌,醫:盤點3優勢成治療利器

tCol 2024-03-08

照護線上

「攝護腺肥大」跟「攝護腺癌」不同!診斷罹癌別驚慌,醫:盤點3優勢成治療利器

攝護腺癌是非常常見的男性癌症,好發的年齡層是比較偏高一點,平均大概在60歲到80歲之間,攝護腺癌非常常見,不過我要跟大家強調的是,攝護腺癌相對比較友善,因為攝護腺癌癌 細胞 的生長速度,相對是比較慢的,是屬於一種比較像慢性疾病。

閱讀更多

天天洗澡不利健康?醫揭「正確洗澡頻率」顛覆觀念:8原則呵護肌膚「勤洗這部位就好」

tCol 2024-03-07

林靜芸醫師

天天洗澡不利健康?醫揭「正確洗澡頻率」顛覆觀念:8原則呵護肌膚「勤洗這部位就好」

主張每天洗澡,甚至每次出門回家就洗澡的人,認為環境充滿污染,身體必須好好洗淨;主張不要過度清潔的人認為,人體是運轉良好的機器,天天洗澡,洗掉自身免費的油脂,再塗市售劣質的保濕品,沒有道理。如果都不洗澡會怎樣呢?答案是只要勤洗手、不洗澡,並不會讓人生病。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