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肺部

顯示第 26127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300

遠離癌症就靠它!中醫師揭露「日常防癌」的7個秘訣,不讓癌上身

tCol 2019-07-30

華人健康網

遠離癌症就靠它!中醫師揭露「日常防癌」的7個秘訣,不讓癌上身

隨著知名藝人賀一航、馬如龍相繼罹癌逝世,除了讓人不勝唏噓,也喚醒民眾對防癌的重視!事實上,根據國民健康署「105年台灣癌症登記報告」發現,癌症時鐘又快轉2秒,平均每4分鐘58秒就有1人罹癌!究竟不想癌症敲門,該怎麼做?中醫師表示,日常生活做好7件事,養足正氣自然有助百邪不侵,達到防癌、養生目的。

閱讀更多

確診肺癌晚期,醫師宣判活不到一年!73歲阿嬤靠這1招,多活幾年還能出門趴趴走

tCol 2019-07-14

郭依瑄

確診肺癌晚期,醫師宣判活不到一年!73歲阿嬤靠這1招,多活幾年還能出門趴趴走

肺癌是台灣十大癌症發生率第三名、死亡率第一名,由於早期發現不易,建議民眾善用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可早期發現肺癌,萬一罹癌也不要輕易放棄,目前已有許多新藥,積極治療都還有一線生機。

閱讀更多

防癌料理這樣吃!中醫師推薦養生食譜,調整飲食、遠離癌症

tCol 2019-07-09

樓中亮預防保健網

防癌料理這樣吃!中醫師推薦養生食譜,調整飲食、遠離癌症

截稿前一天突然接到患者的電話,說他父親一個月前開始胸部悶痛,晚上痛到睡不著,前幾天到醫院檢查,發現 肺部 的切片有惡性腫瘤,要他父親立刻住院治療,老人家一聽心情頓時沉到谷底。我想患者自己也知道,抽菸抽了幾十年,肺癌不找他找誰呢?

閱讀更多

沒能讓她活下來,為什麼要急救?...失去理性的決定,恐讓病患受到更多摧殘

tCol 2019-07-08

黃軒醫師

沒能讓她活下來,為什麼要急救?...失去理性的決定,恐讓病患受到更多摧殘

她先生聽完後,反而問我:「沒能讓她活下來,為什麼還要做那麼多?」

閱讀更多

盜汗、熱潮紅不是更年期?注意「神經內分泌腫瘤」5症狀

tCol 2019-06-20

林芷揚

盜汗、熱潮紅不是更年期?注意「神經內分泌腫瘤」5症狀

藝人馬如龍過世後傳出他罹患的其實是「神經內分泌腫瘤」,而不是肺癌。這種腫瘤常生長在胰臟或腸胃道,發生率有增加趨勢,好發於40~69歲,常見症狀包含:熱潮紅、盜汗、拉肚子等,容易和更年期或一般腸胃道疾病症狀混淆,應提高警覺。

閱讀更多

遠離肺腺癌!吃飯時多吃3食物,抑制癌症細胞生長

tCol 2019-06-17

癌症關懷基金會

遠離肺腺癌!吃飯時多吃3食物,抑制癌症細胞生長

更新時間:2019/12/27更新內容:藝人寶媽(本名王美華)今(27)日在臉書透露,11月底健檢時,發現 肺部 出現一顆非常小的腫瘤,並於本月25日開刀,檢驗報告出爐後,證實是早期肺腺癌。-----(以下為原文)

閱讀更多

癌症奪命頻傳!肺癌年輕化、乳癌發生率高,幾歲開始健檢才安心?

tCol 2019-06-02

林芷揚

癌症奪命頻傳!肺癌年輕化、乳癌發生率高,幾歲開始健檢才安心?

近來名人癌逝消息頻傳,年紀輕輕就罹癌的消息也不時登上新聞版面,人人可說是聞癌色變。以近年十大癌症發生人數來看,前三位是大腸癌、肺癌、乳癌,屬於國人好發癌症。其中,大腸癌連續11年蟬聯第一位;女性的肺癌發生率增加,且年齡中位數比男性年輕;乳癌則有發生率上升的趨勢,令人擔憂。

閱讀更多

胸悶、氣喘、心跳加速症狀,恐是肺動脈栓塞

tCol 2019-05-09

郭依瑄

胸悶、氣喘、心跳加速症狀,恐是肺動脈栓塞

一名50歲女士,身體還算健康,過去也沒有慢性疾病史,卻因不明原因的氣喘產生呼吸困難、胸悶等症狀,就醫也未見改善,使她十分驚慌,於是輾轉來到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就診。

閱讀更多

馮世寬年初三驚傳心臟衰竭插管住院》心臟衰竭比癌症更致命?如何逆轉醫師10秒教你搞懂

tCol 2019-05-09

照護線上

馮世寬年初三驚傳心臟衰竭插管住院》心臟衰竭比癌症更致命?如何逆轉醫師10秒教你搞懂

2022.02.04編按:前國防部長、現年76歲的退輔會主委馮世寬初三(3日)晚間驚傳因心臟衰竭併發肺水腫,一度插管急救送進三軍總醫院加護病房。對於馮世寬最新情況,退輔會對外表示,目前狀況尚好,並謝謝各界關心。心臟科醫師建議,其實從日常生活可以約略評估心臟衰竭的嚴重度,爬兩層樓會喘為「輕度」,爬一層樓會喘為「中度」,坐著會喘就是「重度」。走路活動就會喘,代表血液供應不太夠,下肢會有點水腫,晚上睡不好一直起來尿尿,這些都有可能是心臟衰竭的表現,如果有觀察到這些表現就應該就醫檢查。

閱讀更多

養肺靠食療!中醫師公開:每天吃這些食物,降低肺癌率

tCol 2019-05-08

郭祐睿的中醫觀點

養肺靠食療!中醫師公開:每天吃這些食物,降低肺癌率

肺癌罹患者人數比例日漸攀升,罹癌原因雖未明朗,但大部分是與吸煙和空氣污染因素有關。除了人為的吸菸因素,空汙等問題難以避免,因此自我防護更顯重要。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