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06
馬帝亞斯.伍爾維奇, 布魯斯茅設計團隊
「退休」恐怕是整個社會發展中最糟糕的觀念之一,我們可能因為厭惡原來的工作,而殷殷期盼解脫的那天,但千萬不要等到退休才驚覺該去做些什麼。
閱讀更多
2020-06-20
保坂隆
我超過55歲之後,向服務的大學附設醫院提出辭呈。那家醫院給了我「教授」的頭銜,以受雇的醫師而言,是讓我順利升遷;若要抱怨的話,也可說是站在一個被懲罰般的立場,但我仍十分感謝院方的照顧。
閱讀更多
2020-06-05
黄淑文
如何掙脫生命的鎖鏈?讓深處的靈魂,探出頭來呼吸? 如何在親情、愛情的綑綁中,從「看不見自己」、「不敢看自己」,到一點一滴「還原自己」,找到自己天生的靈魂?
閱讀更多
2020-06-04
劉黎兒 我年過60,又怎樣?黎兒人生相談室──之十一
Q:我是啟邁,今年55歲,我跟妻子雖然關係還好,不過公司裡有位女同事更吸引我,她也對我很有意思。她是很獨立的不婚主義者,跟我上過兩次床,但也沒有黏著我說些什麼,很乾脆,讓我很安心。現在台灣終於也將通姦除罪化了,以後我多偷吃幾次也沒關係嗎?
閱讀更多
2020-05-19
格十三
別看中年婦女體重穩定持續走高,但卻愈來愈容易「飄」。前些天孩子學校的科技節,一個全職媽媽為了參與親子主題,一天時間內把「世界算法演變史和5G的發展」撰寫成中英文雙語展示報告而被大家競相誇獎,這位媽媽眉目間露出的「飄」的神情,藏也藏不住。能讓自己「飄」起來的最好方法,就是把自己變成更好的自己。
閱讀更多
2020-05-12
金錢蜘蛛網 / 李雅雯(十方)
對女人來講,投資「男人」,遠比投資「股票」來得重要?你是不是也相信,幹得好,不如嫁得好?接下來的真實故事,也許能回答這個難題。
閱讀更多
2020-05-04
吳若權
適時對外舉手求援,並非懦弱的行為,而是開放機會,讓大家可以一起參與照護長輩,並在這個經驗中學習。
閱讀更多
2020-04-21
張曼娟
「為什麼在我做了這麼多事之後,得到的不是感激,而是責怪?」「為什麼其他的手足可以完全置身事外,只有我孤軍奮戰?」「為什麼成為照顧者之後,忽然變成家中等級最低下的那個人了?」到底是什麼情況,讓不能休息的捕手成為如此孤獨、等級低下的人呢?當然是坐在高台上的「觀眾」。
閱讀更多
2020-03-25
雪兒Cher
常在看許多旅遊文章時,都能在字裡行間感受到踏出世界的美好,不過當我走上這條路時,更想表達的是過程並非真正如此。為什麼歸來後如此喜歡旅行,不是因為離開讓我看見多少大山大水,而是我真實經歷人生中最低潮的時光,才能在異鄉看見不同的自己。
閱讀更多
2020-03-19
醫病平台
武漢肺炎的嚴重疫情讓我們欣慰的看到台灣社會的成長與成熟。此刻的我已不是第一線的醫療人員,對我來說,學校延遲開學、學生要不要戴口罩的議題更加切身。想起許多年前社會輿論對「草莓族」憂心忡忡,如今他們已長成國家棟樑,在醫療前線上義不容辭的防守,而政府官員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紙上談兵,人民感受到總統的強韌。 看著行政院長、衛福部長等人每天帶著倦容卻絲毫不懈怠的堅守崗位,在對疾病的惶惑當中,至少有同舟共濟的凝聚力,看到民間對口罩配額自發性提出「我OK,你先領」的禮讓運動,醫生發起「醫療人員連署支持政府堅持防疫底線」,也有許多人透過網路留下對政府的支持鼓勵話語。 如果SARS的時代可以這樣,或許,重威就不會離開了吧?
閱讀更多
13/ 19
第 13頁,共 1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