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02
歐陽善玲
歲末年初,是檢視保單的好時機;尤其對高資產人士來說,保險除了保值、傳承外,如何合法節稅也是重點。但你的財務顧問或保險業務員,有把稅務問題看清楚嗎?一次搞懂保險稅務,避免誤踩紅線而不自知。
閱讀更多
2018-12-24
許雅綿
在台中,有一名父親定期存款到期,拿去幫兒子還了兩千萬元的銀行貸款,結果接獲國稅局通知,竟要補繳178萬元的贈與稅!即便這位父親最後認繳了,但財政部國稅局內部也透露,民眾常常因不瞭解何時該申報贈與稅、什麼樣的贈與行為須繳稅,導致時常發生國稅局發函要求補稅的情形。
閱讀更多
2018-11-01
歐陽善玲
接近年底,正是高資產人士檢視贈與規劃的時機,每人每年享有220萬元的贈與免稅額,對有錢人來說,把握這筆額度,逐年分批贈與,是財富傳承最單純的做法。但要注意,你的保險規劃很可能在不知情下,打亂了財富移轉的節奏,甚至要多繳一筆贈與稅。
閱讀更多
2018-09-19
愛長照
我之前有一篇文章:《女性活得久卻體力弱?注意!五年級女性是長照的高危險人口》,引來一些迴響。譬如我提到小女生不愛運動,當了阿嬤還是不積極,網友回應:「在講我,我都不運動」。我提部分女性會有「三靠迷思」(靠先生、靠小孩、靠政府),網友也回應:「真的!我媽完全是這種思維」、「我本來也想靠政府><」。
閱讀更多
2018-08-01
天下雜誌出版
美國做過調查:百分之八十的人希望在家裡臨終,但是百分之八十的人都在醫院裡往生。現代世界最「違反人權」的應該就是這件事吧?朋友悲傷的眼睛流下了止不住的淚水,七十歲的老男人泣不成聲,「她唯一的願望,我都做不到……」
閱讀更多
2018-06-11
時報出版
不要以為要留下多少遺產給孩子是有錢人的事,戰後嬰兒潮世代的退休人口,只要年輕時不吃喝嫖賭,努力工作,多多少少都會存下一些資產,若不先想好該如何分配給家人,孩子們為了遺產反目成仇者屢見不鮮,尤其是生前未變現或分割的不動產,最容易發生爭端。
閱讀更多
2018-02-14
第三人生任我行─施昇輝
日前我因為一杯很多年輕人愛喝的春水堂珍珠奶茶,居然要價160元,而在臉書上感嘆,怪不得年輕人存不了錢。這篇文章被《今周刊》網站轉載後,遭到許多年輕人留言幹醮,甚至把我封為「第二個徐重仁」。
閱讀更多
2018-01-26
李偉文的幸福存摺
在即將退休或已退休時,盤點資產,算算自己這大半輩子賺來的錢,然後計畫往後的生活形態與開銷,是一件很重要的事。當然,這其中也包括了遺產的規劃。
閱讀更多
2017-10-16
第三人生任我行-施昇輝
日前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正式對外宣布(編按:本文寫於2017年),將在明(2018)年六月這一屆董事任期結束後,不再擔任董事長一職,甚至也不續任董事,更不會再過問經營管理之事,媒體把他的交棒稱之為「裸退」。記者會上有人問他會不會處分手上的持股,他笑笑說:「這要看未來兩位接班人的績效了。」
閱讀更多
2015-04-20
林雅惠
今年50歲的王先生,結束在海外的事業搬回台灣定居,由於賣掉公司及海外房地產,手邊有3,000萬元的現金想要做退休規畫,生性保守的他原想全數放銀行定存,每個月再領利息出來當生活費即可,但是銀行理財專員提醒他:「放銀行定存會有二代健保的問題,而且就資產移轉的角度來看,買投資型保單會比較適合王先生現在的需求。」
閱讀更多
16/ 17
第 16頁,共 1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