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14
李易紓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日前開放第三劑疫苗接種間隔縮短至12周(84天),15日重新開放1922疫苗 預約 平台 預約 第3劑,至今(16)日中午截止;17日起接種,未來以一周為一期,例如1/15、1/16可 預約 1/17至1/23第3劑疫苗,重啟後僅開放 預約 功能,沒有意願登記,也不會發送簡訊。
閱讀更多
2022-01-11
優照護
2年前的那天,我永遠也忘不了。帶媽媽從醫院回家的路上,雖然扶著她,但我眼睛卻一直望著前方,生怕媽看到了我紅著的眼眶。其實,好幾年前我就注意到,她手有時候會抖,起初也不以為意,以為年紀大了,偶而手抖應該沒什麼吧。但後來,她越抖越厲害,也越來越頻繁,等發覺不對勁帶她到醫院檢查時,醫師證實她罹患了帕金森氏症。
閱讀更多
2022-01-11
張家麒
Omicron變種病毒肆虐國際,本土疫情跟著升溫,中央疫情流行指揮中心將第三劑疫苗間隔時間縮短為3個月。對此,腔科醫師蘇一峰依據國外研究表示,第三劑疫苗廠牌若選則BNT抗體能夠增加25倍、選半劑量莫德納則增加37倍,呼籲符合資格的民眾快點去打。
閱讀更多
2022-01-07
蕭婷方
世界疫情再起,隨著年節國人返鄉人潮強勢進入台灣社區。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6)日更鬆口,Omicron病毒已經進入本土社區,「有幾波傳染可能性」,台灣的防疫韌性再受挑戰。據衛福部統計,至今日為止,Omicron確診者累計已達150件。值得注意的是,不論是本土感染12名確診患者、境外移入138例個案,全數都完整接種2劑疫苗、屬於突破性感染。指揮中心目前以擴大匡列隔離、採檢,及調整第3劑接種策略因應。不過,公共衛生專家、長庚大學副校長許光宏提醒,當境外移入確診個案越來越多,防堵境外戰場延伸就是重點,「現在社區已經有個案(入境逾14天後才發現確診者)才要出來了!」若未儘速建立返國旅客流向追蹤機制,恐成防疫破口。
閱讀更多
2021-12-28
優照護
「老公,你不覺得媽媽越來越不如以前那麼有活力了?」剛替獨居的婆婆過完90大壽的淑穎,跟老公語重心長地說。
閱讀更多
2021-12-24
偉文隨筆
早些年只有非常少數的朋友因為宗教的因素吃全素,這些年周邊有愈來愈多朋友因為各種不同的原因逐漸減少暈食增加五穀蔬果的份量,有的因為健康,也有因為希望降低資源耗損的環保理由,也有一些人則基於人道的立場,不過還是有一些朋友是肉類的死終擁護者,幾乎是「無肉不歡」。
閱讀更多
2021-12-24
HEHO記者王芊淩
2022014編按:面對Omicron病毒來勢洶洶,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已接種兩劑新冠疫苗,且間隔滿12週(84天)以上的滿18歲民眾,應儘速接種第三劑疫苗追加劑,12歲以上經醫師評估病情穩定的免疫不全及免疫力低下等8種對象,需要打基礎加強劑,可任選BNT、莫德納或高端疫苗。前兩劑基礎劑接種AZ或莫德納、BNT的民眾,第三劑追加劑、基礎加強劑到底該怎麼打?衛生福利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委員邱政洵說,專家建議18歲以上國人均應接種第三劑追加劑,尤其是第1、2、3、9類對象,符合3個條件就可以去 預約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重啟1922 預約 平台 預約 第3劑,1/15、1/16首次開放,1/17-1/23接種,未來以一周為一期,重啟後僅開放 預約 功能,沒有意願登記,也不會發送簡訊。以下8個第三劑QA一次搞懂
閱讀更多
2021-12-14
優照護
年僅64歲的林爸爸,上個月因為血糖過低昏厥,倒在路中央,幸好被好心的路人攙扶並護送回家。3個女兒連番詢問發生什麼事了?只見林爸爸悠悠地說:「我也不記得了,只記得在路上騎車,模模糊糊就沒有意識了,等到醒來就在家裡了…。」
閱讀更多
2021-11-23
優照護
從小就覺得母親是萬能媽媽,是安穩家裡最重要的支柱,姿琳娓娓道來…。媽媽總是有條不紊將家中大小事打理得妥妥貼貼,對於自己和姊姊的教養也是無微不至,更讓正在打拼事業的爸爸無後顧之憂。
閱讀更多
2021-11-10
第三人生任我行─施昇輝
5月中旬新冠疫情大爆發前,我對於打疫苗不是太期待,因為當時疫苗進口數量不多,我又是屬於50~65歲族群、施打順序落後,短期內難打到,也就不想擔憂這件事。後來突然宣布進入三級警戒時,我這才開始恐慌了。
閱讀更多
16/ 30
第 16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