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09
根本裕幸
我認為「感謝」是療癒罪惡感最有效的方法。感謝的能量淨化了罪惡感,並與其背後的愛直接連結。換句話說,「感謝」就是「愛」。
閱讀更多
2019-11-15
白色天空
編按:給住院家屬的 一封信 。雖然文字帶了點負面,但卻是護理人員長期累積的情緒。醫病關係,是每一個人都會遇到的問題;當我們越想要家人恢復健康,就越需要平靜自己的心情,和醫護人員做最有效的溝通,這才是良好之道。
閱讀更多
2019-11-13
雪兒 Cher
總是有人問我說『為什麼你明明是一個人旅行!但是照片裡面總有其他陌生人,還有到底是誰幫你拍照的?!』即使我解釋了多次『為何一個人出發,卻往往旅行不是一個人』的原因,但是還是很多人感到疑惑不解,你身邊這些陌生人是哪裡冒出來的,而且你為什麼好像隨時都可以找到旅伴?然而旅途上很多巧合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說清楚的。
閱讀更多
2019-10-23
彭芃萱
侯勝欽41歲就賺到下半輩子無憂無慮的財富,因而走進宗教,潛心修行。他說自己已經參透人生的奧妙,「很多事情有定數,要放下,不要執著。」沒想到,54歲那年,卻決定重出江湖,再度創業,「我覺得自己還年輕,還可以再做一些事情,去圓自己年輕時的夢想。」
閱讀更多
2019-09-13
路克・艾諾特
玄關櫃前面放了那四個裝滿涅夫信件的大袋子。我把袋子拿出來,走進客廳。有些信件用緞帶綁在一起,我想是涅夫那間舊房子的現任屋主整理的。其他的就隨意塞在裡面。信封上都是灰塵,有些放了好幾年,紙張乾燥褪色。有些比較新、比較白,信封上的筆跡比較清楚。
閱讀更多
2019-09-06
葉金川
當時58歲,完成87座百岳,心想,也許60歲前爬完百岳不是夢,於是我將60歲前完成百岳列為第一優先心願,寫下這目標,心情反而是從憂鬱的谷底爬升,感覺自己就像個年輕人。
閱讀更多
2019-08-21
愛長照
「悲傷與死亡,是社會最容易逃避的課題!尤其是『喪偶』,一聽就覺得觸霉頭。大家喜歡正面、歡樂、愉快的感覺或氣氛,這是人之常情,但所謂的『負面情緒』,也是我們的一部分,接受悲傷的存在,才能放下悲傷。」
閱讀更多
2019-05-14
劉博仁
我在門診最常被問到的問題之一,就是耳屎到底要不要挖?求診的患者經常在看診結束後,突然開口要求醫生,能不能順便幫我挖個耳屎?其實,雖然被稱為屎,但它和我們每天排出的糞便,卻是不一樣的。
閱讀更多
3/ 5
第 3頁,共 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