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一封信

顯示第 112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40

做自己一天的朋友,好好做朋友!現在寫一封信給一天後的自己,擁有自己從今天開始

tCol 2021-01-15

盧建彰

做自己一天的朋友,好好做朋友!現在寫 一封信 給一天後的自己,擁有自己從今天開始

宇情是我女兒盧願在學校的好朋友,今天我在幫願吹頭髮時,願說:「宇情很喜歡我,每次看到我都很高興,眼睛都會睜得很大,比原來還大。」

閱讀更多

至親離世,怎麼可能不難過?只是人生終須一別,別逃避,當個懂得珍惜的孩子

tCol 2020-09-26

梁正群

至親離世,怎麼可能不難過?只是人生終須一別,別逃避,當個懂得珍惜的孩子

那是一個很普通的早晨,爺爺在固定的時間去固定的商店買固定的報紙,但這天一翻開他赫然看見他的孫子被打趴地上的照片,顧不得標題寫什麼他趕緊打給我,老淚縱橫。

閱讀更多

這3種虧不能吃!小心當個濫好人反變邊緣人,學會說NO才能自在過

tCol 2020-09-11

周維麗

這3種虧不能吃!小心當個濫好人反變邊緣人,學會說NO才能自在過

大家常常催眠自己「吃虧就是占便宜」,當與外界發生摩擦或者利益糾紛時,為了維持表面上的和諧及平衡,吃虧就成為一種比較溫和有效的處世手段。清朝畫家鄭板橋說:「試看世間會打算的,何曾打算得別人一點,直是算盡自家耳。」他還提出一個「難得糊塗」的觀點,認為做人不妨糊塗一點,偶爾吃點虧也沒關係,不需要什麼事都跟人斤斤計較。

閱讀更多

人生最後悔的事,就是一直在後悔!吳若權:花了30年,領悟人生該有3個「早知道」

tCol 2020-05-11

吳若權

人生最後悔的事,就是一直在後悔!吳若權:花了30年,領悟人生該有3個「早知道」

若要問我,從20、30歲到現在,最深的體會是什麼?我只想與你分享,花了30年才得到的領悟:人生中,必須早點弄懂的3個知道。

閱讀更多

把錢都給親人是對自己殘忍!十方:中年後走向富裕人生、理財靠手段,有餘力才能甘心給人

tCol 2020-04-24

小虎文

把錢都給親人是對自己殘忍!十方:中年後走向富裕人生、理財靠手段,有餘力才能甘心給人

臺灣女性常常會在年輕時不斷的給,當她年紀大後,也會轉過來壓迫其他的女性晚輩,「富媽媽」十方說起她的社會觀察,原由是她之前就是這樣苦過來的,導致女性在貧窮上的複製。「父母撫養我們長大要感恩,但我們也要主動性決定,我的人生要怎麼過。」

閱讀更多

武漢肺炎》台灣首例患者痊癒了!親筆寫下感謝信:在台灣真的很幸福

tCol 2020-02-06

林芷揚

武漢肺炎》台灣首例患者痊癒了!親筆寫下感謝信:在台灣真的很幸福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6)日宣布,國內首例新型冠狀病毒確診個案臨床症狀改善、三次採檢皆呈現陰性、X光結果亦有改善,目前恢復狀況良好,已解除隔離限制,可安排出院,並建議後續居家自主管理、定期回診、有症狀通知醫院。個案於今日對第一線防疫人員及護理人員表達感謝。以下為該名個案寫給指揮中心的 一封信 ,描述對抗武漢肺炎的心路歷程與對醫療人員的感謝。

閱讀更多

從富家千金到負債5千萬,黑媽花5年谷底重生!「我不當公主,給孩子留愛不留債」

tCol 2020-01-27

小虎文

從富家千金到負債5千萬,黑媽花5年谷底重生!「我不當公主,給孩子留愛不留債」

黑媽(本名王姵文)的人生際遇太過「精彩」,也許在某些人眼裡會覺得「坎坷」吧!但她也因此具備強烈的現實感與毅力,甚至早就規劃退休生活,教導大家理財前要先「理債」,且不要把理財與「賺錢」劃上等號,建立健康完整的心態,人生即使跌到谷底,都能谷底重生。

閱讀更多

路嘉怡給未來50歲自己的一封信:活到半百了,請你放下那些過往人生裡不快樂的人事物

tCol 2020-01-09

路嘉怡

路嘉怡給未來50歲自己的 一封信 :活到半百了,請你放下那些過往人生裡不快樂的人事物

身為一個自圓其說界的高手,我要說,是因為走出了極度掙扎的四十歲卡關期,給五十歲的 一封信 在這時候,就會變得格外有意義。

閱讀更多

老婆忍無可忍想離婚!他悔過寫了十封信,直到做對「1件事」挽救婚姻,愛還是能重來!

tCol 2019-12-09

根本裕幸

老婆忍無可忍想離婚!他悔過寫了十封信,直到做對「1件事」挽救婚姻,愛還是能重來!

我認為「感謝」是療癒罪惡感最有效的方法。感謝的能量淨化了罪惡感,並與其背後的愛直接連結。換句話說,「感謝」就是「愛」。

閱讀更多

護理師也是人,不是天使!越想要家人恢復健康...住院家屬該知道的10件事

tCol 2019-11-15

白色天空

護理師也是人,不是天使!越想要家人恢復健康...住院家屬該知道的10件事

編按:給住院家屬的 一封信 。雖然文字帶了點負面,但卻是護理人員長期累積的情緒。醫病關係,是每一個人都會遇到的問題;當我們越想要家人恢復健康,就越需要平靜自己的心情,和醫護人員做最有效的溝通,這才是良好之道。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