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中斷

顯示第 18119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239

50歲後,與其全身生鏽,不如全力以赴!抗衰老的9個秘訣,教你玩出快樂第二人生!

tCol 2019-09-02

布魯斯.葛里森

50歲後,與其全身生鏽,不如全力以赴!抗衰老的9個秘訣,教你玩出快樂第二人生!

不再擁有青春體魄,希望重拾往日魅力的中年人看到這一條會很高興。中年開始運動完全不會太晚,可以慢慢做,而且這是重拾運動最好的時機。我們 中斷 夠久了,想求新求變,也準備好了。身體跟我們疏遠得太久,現在正對著我們耳語:我們復合吧!

閱讀更多

你也有可能淪為「下流老人」?10種意想不到的狀況,今天不準備,明天變老窮!

tCol 2019-07-09

愛長照

你也有可能淪為「下流老人」?10種意想不到的狀況,今天不準備,明天變老窮!

對華人來說,「下流」與「無恥」是同義字,但是對日本人來說,「下流」其實是指「中低收入戶」,與「上流社會」相對的底層階級,「下流老人」指得就是「又窮又孤單的老人」。

閱讀更多

在死前擔任志工、財產全捐,卻沒任何家人出席他葬禮!醫嘆:難道親情薄如一張紙嗎

tCol 2019-07-08

黃軒醫師

在死前擔任志工、財產全捐,卻沒任何家人出席他葬禮!醫嘆:難道親情薄如一張紙嗎

對於每個人,不僅是對想好好善終的人而言,家都是最熟悉、最有情感歸屬的地方。每個人都想回家,但是那要看有沒有家人如此支持善終,有能力在家照顧病患,一直到過世,做到美好善終。「每個人都有家,但不見得每個家庭,都有這樣的能力與共識,有些家人根本無法在家好好善終...。」

閱讀更多

退休金規劃12-6/40歲理財也來得及!複利20年滾出500萬,這樣增加退休金

tCol 2019-07-07

樂透人生─吳家揚

退休金規劃12-6/40歲理財也來得及!複利20年滾出500萬,這樣增加退休金

想要及早退休,理財時一定要善用驚人的「複利」效果!就算40歲才開始投資都來得及,每月只要5000元,20年後靠複利就能滾出500萬,幫自己增加退休金,輕鬆享受退休生活!

閱讀更多

【大人學】記帳是追求更好的生活?我倒認為,記帳是對人生想像力的妨礙

tCol 2019-07-03

大人學

【大人學】記帳是追求更好的生活?我倒認為,記帳是對人生想像力的妨礙

【編按】中年後,不該再虧待自己的3個理由:1. 人生缺乏體驗,沒有真正過好這一生,沒有讓錢真正發揮作用。2. 家人對你的記憶就是什麼都不准,而不是一起開心生活的回憶。3. 扼殺自己的創造力、積極性,覺得已經對人生盡力了,尤其對想創業的人不利。

閱讀更多

運動是最強抗老祕訣!葉金川歡度70歲生日,發表新書鼓勵中年人多運動

tCol 2019-06-29

林芷揚

運動是最強抗老祕訣!葉金川歡度70歲生日,發表新書鼓勵中年人多運動

運動是最強的抗老秘訣!前衛生署長、退休樂活達人葉金川今(29)日歡度虛歲70歲生日,同時發表新書分享抗癌這幾年上山下海的旅遊經驗,將運動與旅行結合,玩出健康又快樂的第二人生!葉金川太太張媚50歲後才開始爬山,現在年過六旬的她體力完全不輸老公,有時還會調侃他:「老頭子,你行不行啊?背包要不要我幫你背啊?」

閱讀更多

罹癌後我想說:因為醫療保險規畫,救了我們全家人

tCol 2019-05-31

吳鴻麟

罹癌後我想說:因為醫療保險規畫,救了我們全家人

國人平均壽命的延長,雖然算是好事一樁,但增加的壽命卻大多是在看病、求診或住院中度過,從前述衛福部公布的各項醫療相關統計資料顯示,慢性疾病或家族遺傳性疾病,將是高齡者醫療就診及住院頻率最高,且將來醫療負擔最多的項目。

閱讀更多

小別勝新婚!跟「最愛的那些美好」暫時說再見,換取更大的快樂

tCol 2019-05-28

蘇益賢

小別勝新婚!跟「最愛的那些美好」暫時說再見,換取更大的快樂

還記得拿到新手機時,那種雀躍不已、對它百般保護的感覺嗎?當時,你視它如珍寶,小心翼翼,急著帶它去包膜、裝殼,深怕它身上多了那麼一道刮痕。不過,大概六個月過後,一切都變了。這支曾經意義非凡的手機,悄悄變成生活中的「理所當然」。拿著同一支手機的你快樂嗎?好像有,卻又感受不到。拿著這支陪你許久、曾經讓你開心不已的手機時,你可曾變心,想快點換一支新的呢?沒關係,這是人之常情。

閱讀更多

不被負面情緒綁架!專家教你這樣放掉雜念,心靈安定好幸福

tCol 2019-05-09

劉軒

不被負面情緒綁架!專家教你這樣放掉雜念,心靈安定好幸福

當我們用中立的態度看事情時,也預留了許多空間給自己調整心態,不至於衝動行事,心理的彈性也就會表現得愈來愈好。

閱讀更多

你累了嗎?居家照護的十大壓力徵兆,檢視你中了幾項

tCol 2019-04-26

愛長照

你累了嗎?居家照護的十大壓力徵兆,檢視你中了幾項

建議辛苦的照顧者們,可以定期地觀照自己的壓力指數有多少?記得一個原則-「照顧別人之前,要先把自己照顧好。」當我們狀況良好時,照顧的品質也會比較穩定。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