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06
楊雅馨
編按:全台第一隻安寧病房輔助治療犬 「歐巴Oba」,自2019年1月底進入北榮服務已逾6年時間,年近10歲的牠將在今年光榮退休,讓全院上下感到不捨。北榮表示,歐巴將是榮總永遠的「榮譽員工」,允諾將如家人般照顧歐巴下半生;而過去收養多隻導盲犬的前總統蔡英文也特地帶來自家烘製的牛肉乾,慰勞長年守護病人心靈健康的歐巴。歐巴原本是隻導盲犬,但由於牠走路出奇地慢,完成訓練後遲遲找不到步調一致的視障配對者,才「轉換跑道」成為輔助治療犬,並從2019年開始在北榮駐點迄今。任職北榮期間,歐巴寫下不少感動故事,不僅讓阿公阿嬤在臨終前也有笑容;也曾有臨終臥床的孩子為了看歐巴而坐起來,在生命結束前得以撫摸歐巴得到平靜與撫慰。如今歐巴年事已高,將於今年榮退,北榮院長陳威明表示,退休不代表告別,歐巴仍會不時回到醫院看看老同事,並成為榮總永遠的「榮譽員工」,繼續帶來溫暖與歡笑。而北榮也將像照顧家人一樣,陪伴歐巴度過牠的退休生活,讓牠的下半生繼續充滿愛與幸福。(原文刊載於2023/9/4,更新時間為2025/3/6)
閱讀更多
2024-12-17
郭美懿
狗是人類最忠實的朋友,不僅能擔負導盲、緝毒、狩獵、牧羊等工作,更有撫慰人心的力量!衛福部彰化醫院附設護理之家首度引入「服務犬」,為院內長者進行動物輔助治療,透過陪伴與互動轉換長輩心情,也能復健阿公、阿嬤的手部肌肉和提升認知。
閱讀更多
2024-10-30
郭美懿
面對親人重病臥床,「救到底」究竟是為了病人好、還是家屬求心安?甚或滿足其他目的?胸腔科名醫蘇一峰在臉書粉專表示,院內一名中年女性已癱瘓臥床多年,滿頭壓瘡深可見骨,但家屬堅持一旦病況危急,「要繼續救到底」、「去加護病房補助金比較多」,讓蘇一峰感慨:「最痛苦的人間地獄在醫院深處!」
閱讀更多
2024-08-12
彭蕙珍
「我要決定自己的末日。」綠光創藝董事長吳念真是礦工之子,對他來說,死亡一直在身邊,早已是日常,「從小看到災變,我都在哭,我不是哭死去的人,是捨不得被留下來的人。」隨著父親、弟弟、妹妹相繼過世,對生死他看得很淡然。52歲那年母親喪禮過後,他交代獨子吳定謙,「有一天我過世,燒一燒拿去法鼓山樹葬,不要立碑,清明節不用來掃墓。」疫情前,他和太太相偕簽下預立醫療決定書。他強調:「我們這一代都受過新式教育,對生死要看得很清楚,不要讓下一代有負擔。」
閱讀更多
2024-07-12
林靜君談心室
夫妻消費觀念不一樣很正常,新婚、育兒、退休這家庭轉變三大階段,最容易因為錢而吵架。因為這些時候環境同時劇烈變動,而變動就會有壓力。
閱讀更多
2024-07-08
蘇家宏 律師
明天和意外,哪個先到?遺囑,是最後一次管理財富的機會。就算只有十萬存款,也要留給最在意的人。
閱讀更多
2024-05-09
我年過60,又怎樣? 黎兒人生相談室之113
Q:我是淑惠,今年52歲,跟老公育有一對成年兒女。我是獨生女,先生收入不錯、房子夠大,母親7年前過世後,我78歲的父親就搬來同住。但大約3年前,父親交往了一位72歲阿姨,我實在無法接受,不知是否有方法讓父親不再迷戀她,至少生活重心別放在那女人跟她女兒身上?因為我覺得那對母女是在利用我父親!那女人喪夫不到1年就跟我父親交往,而且很快就一起去旅行,還讓我父親在她家過夜,丈夫屍骨未寒時就跟我爸打得火熱。我先生半年前因工作調動搬離原來社區,當時我要父親選擇是否一起搬家,父親雖然選擇了我,但1個月裡有一半時間在那女人家,偶而也說要跟那女人旅行,就又幾天不回我家!父親的月退金原本由我管,現在也交給對方女兒接手,雖然不是很大數目,只夠父親一個人生活零用,我偶而還要給他零用錢;但現在除了爸爸賣房留下的老病準備金由我管理之外,他原有的私房錢幾乎都沒了,看來都是跟對方旅行花掉的。雖說那原本就是父親的錢,但我總覺得父親不論肉體或金錢都被她們掏空了。我從一開始就對那女人沒好印象,因為她丈夫過世才沒幾個月就跟父親發生親暱關係,而且住的社區離我家不遠,我們很多親友都住附近,父親最初還拜託我們別承認他倆在交往,可見那女人也自覺超快有新歡不堪打聽。雖說現在無須守貞,但他們都高齡了,總要有所節制與忍耐,才能讓人敬愛。最令人生氣的是,那對母女有一塊菜園,現在都靠我父親幫忙耕作,不僅金錢,她們還壓榨父親的體力!現在父親雖然很硬朗,但這樣下去,說不定吃不消而出問題,她們會負責嗎?
閱讀更多
2024-03-05
高愛倫
法律上說子女均分遺產是合情合理合法,但是,爸媽們,別犯傻,在繼承日來臨前,自己就要做妥善安排。
閱讀更多
2023-10-23
小虎文
「沒有醫師希望病人死亡,但我們捫心自問,到底誰能掌控生死?」奇美醫院緩和醫學科主任謝宛婷醫師在安寧病房工作的15年,陪伴逾7千位病人走完人生最後一哩路,更為了推廣「病人自主」跨讀法律研究所,成為少數擁有法律學位的醫師。而今,謝宛婷在台南開設獨立書店,盼能將對善終的思索從白色巨塔帶進社區,即使人生迷路了,也能有個所在安頓自己、探尋答案。
閱讀更多
2023-06-20
郭美懿
李爺爺在南部繼承了許多農地,原本價值不高,但10多年前隨著政府開發交通建設,進行土地重劃,讓一輩子務農的李爺爺突然間變成了「李員外」,家族也跟著沾光。李爺爺對兒孫願望通通買單,「只要你喜歡,爺爺買給你!」還曾因為現金太多,春節發紅包都是1萬元起跳。多年下來,李爺爺的存款逐漸花用殆盡,有一次兒子來向爺爺要錢去投資廠房,爺爺卻遲疑,讓兒孫們開始揣度爺爺的財產還剩多少?圍繞身邊的兒孫,也因為爺爺變得「小氣」而逐漸消失,最後陪他過年的竟只剩下外傭「瑪麗與安妮」…
閱讀更多
1/ 6
第 1頁,共 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