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對安寧會有誤解,以為到安寧就是『死亡』了;其實我們面對的永遠都是『生命的需要』,更何況我們每天都在經歷『生生死死』,生命中的各種小事,無時無刻都在開始與消逝。」謝宛婷說。
有著甜美外表的她,在安寧病房工作已15年,但立志投身「讓病人微笑離開」的安寧志業,卻是早在醫學院大三那年便埋下的種子。那年,謝宛婷參加「好醫師先修營」前往台東聖母醫院,有次隨醫院的艾珂瑛修女探訪一位頭頸癌的病人,未料成為影響一生的關鍵。
「20年多前的台東山路無比崎嶇,修女開著吉普車帶我們翻山越嶺,開了好久好久的路,終於來到了病患家。」謝宛婷至今仍記得,病患的腫瘤已經又大又重,不時發出陣陣異味,病患更忍不住呻吟「我好痛啊!」沒想到,此時艾珂瑛修女卻耐心地用「氣功」療癒著患者,讓接受西方醫療教育的謝宛婷無比震撼:「修女怎麼會使用氣功呢?」
她後來才理解,艾珂瑛修女以病人為中心,「用我們的文化照顧我們的人」,為她的人生上了一堂重要的課—「尊重他人的文化與價值觀,才能為他人帶來重要的安慰與陪伴。」
還有一次,是在聖母醫院的安寧病房恩典家園裡,她看到一位失智末期的阿嬤,嚴重躁動到任何譫妄藥物都控制不下來,但來到洗澡時間,阿嬤卻平靜歡喜地享受沐浴,最後無須任何藥物便舒服地睡著。「這讓我相信,當你真心真意去照顧一個人時,是可以把他照顧得好好的。」
▲謝宛婷今年10月在台南開設「版本書店」,提供可以自在討論生命與死亡的空間。(圖/謝宛婷提供)
人生太多來不及,每天都該道愛與道謝
行醫多年看盡生與死之間的人間故事,謝宛婷直言,人生這一趟單程旅程,我們能做的是「超越」與「完整」,超越生命的限制與生命的苦痛,而全然接納一切的發生、接受自己本來的樣子,便是完整。
「我們經常都說『希望人生不要有遺憾』,但我們在幫助病人無憾時,其實道謝或道歉不一定可以成功;所謂『無憾』,其實是在接納自己的一生——你已經做了最大的努力,你願意說出來自己的事,你願意親自聯絡你要道歉的人,即使他最後沒能出現,你也能喜歡跟接受你自己。」
她說,人就是有所求,才會掙扎與遺憾,因此她不會跟病人說要「放下」,「放不下也沒關係。但我們會陪伴他,從現在起的每一刻,都會是有意義的度過。」
謝宛婷提到,安寧經常提到的「四道人生」的道謝、道愛、道歉、道別,事實上我們不用等到人生最後一哩路才做,每一天都可以是「新生」,活著時就該好好道謝與道愛,盡量別讓自己有太多「來不及」,因此即使工作、博士班課程已經十分忙碌,她仍決心讓夢想實踐—開一間讓靈魂交會的書店。
延伸閱讀:
牠當不成導盲犬,卻是首隻安寧病房「狗醫生」!治療犬Oba撫慰久病心靈:給病人「勇氣的力量」
開書店推廣安寧教育,願生死不再是禁忌
「書店對我而言像是一個『據點』,有個空間可以讓大家感到自在與放鬆,我們可以在這裡藉由書籍、活動,產生交集、交流、探索,談人生、談生命、談死亡…我的初衷沒有改變過。」
不畏困難的跨行、跨領域,為了是要「從醫院走出來」,把生命關懷帶進社區、帶到每個人身旁,大街小巷都能自在地「談生論死」,無論人生際遇如何,最終能「微笑地離開」就是一種成就。
「未知生,焉知死?」謝宛婷坦言,不斷面對死亡後,更知道怎麼活,那些病人教會的事,還在一天天上演中。而自己一路走到現在,從病人身上收到許多生命禮物,盼能透過開書店推廣安寧教育,並將這份滋養生命的禮物盡力傳承給他人。
「生命滋味苦甜憾恨相摻,但多是生命意義的滋養,而我們值得讓生命釀過的微笑像漣漪一樣傳遞擴散出去,這是我最大的使命。」
▲謝宛婷花2年撰寫,將26個安寧病房真實故事寫成《因死而生》一書,深刻探討善終的生死議題。(圖/奇美醫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