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29
華人健康網
老是「嗯」不出來?一用力大便就「爆菊」,馬桶遍佈鮮血?惱人的便祕、痔瘡是許多人常有的困擾,到底想要避免上述症狀頻繁發生該怎麼做才對呢?醫師表示,民眾第一步應從改善腸道環境著手,尤其是掌握5大飲食技巧、落實「高纖低脂」概念,就是有效穩定腸道、擺脫不穩定排便狀態的關鍵。
閱讀更多
2020-03-12
華人健康網
雞蛋在日常生活中,既容易取得、營養價值豐富,料理上又能做很多變化,是接受度相當高的食材。但是網路經常流傳一些迷思,也常引起民眾不安,包括吃雞蛋的同時是否會攝取過量膽固醇?只要不吃蛋黃就不怕膽固醇過高?吃半熟的蛋會中毒?除了來破解吃雞蛋的這些迷思,同時要避免如何吃雞蛋的同時,不會吃下更多反式脂肪和飽和脂肪,進而提高心血管疾病如心肌梗塞、腦中風、腎衰竭等風險。
閱讀更多
2020-02-03
林芷揚
春節假期結束至今,許多人都還在努力減重。營養師指出,年後14~30天為減肥黃金期,但究竟該如何順利瘦身?常見的輕斷食法、生酮飲食法、低碳飲食法又有哪些優缺點?哪一種方法最有用?
閱讀更多
2019-12-16
邱玉珍, 張雅雯
年輕時,納祖德外表看起來,比同年齡的同學還「臭老」;才剛邁入致事之年(七十歲)的他,外表比實際年齡至少年輕十歲。朋友們問他如何保養?他說:「只有一個祕訣──吃得少、吃得巧、吃得簡單清淡」,掌握這些原則,逆齡不是問題。
閱讀更多
2019-12-03
彰基院訊
編按:想要減重,不是少吃就好!我們吃下食物後,會引起血糖上升,而上升速度的快慢以「GI值」來表示,如果吃太多「高GI」的食物,較容易誘發食慾、大量產生脂肪,當然也就愈吃愈胖!建議多吃「 低GI 」食物,瘦身、控血糖、顧健康一網打盡。以下整理3張表格,告訴你在常見的澱粉類食物中,到底哪些屬於有助減重的「 低GI 」食物!
閱讀更多
2019-11-22
照護線上
編按:慢性發炎很可怕;你所聽過的一些重要疾病,包括癌症、糖尿病、心臟疾病、關節炎、憂鬱症、乾癬、阿茲海默症等,都與慢性發炎有關。慢性發炎怎麼造成的,又該怎麼避免慢性發炎?
閱讀更多
2019-05-20
鍾碧芳
升國三那年被診斷出罹患第一型糖尿病,林嘉鴻的人生因此改變。從一開始的抗拒到接受,直到從生活中找出實用可行的飲食與運動管理策略,他說:「糖尿病其實一點也不可怕!」
閱讀更多
2019-04-09
原水文化
肥胖除了會增加下列各種疾病的風險,也會影響外觀、人際關係和身心健康,降低體能和運動能力,也影響學習和工作效率。
閱讀更多
2019-03-13
張雅琳
沒有最好的飲食,只有最適合自己的飲食方式。而現代人外食比率提高,易有肥胖三高問題,「食」成為扭轉健康的方式之一。在選擇每種飲食方式之前,應做足功課,諮詢專業人士,徹底了解自己的身體。
閱讀更多
2018-09-06
華人健康網
提到地瓜葉,您的第一印象是什麼?是過去主要被豬農用來餵食豬仔,沒有人要的「豬菜」?或是高纖解便祕的聖品?營養師表示,有「庶民蔬菜」之稱的地瓜葉,其實還有更多讓人意想不到的好處,吃對甚至還有輔助人體補鈣、護眼、抗氧化的作用!
閱讀更多
3/ 4
第 3頁,共 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