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12
陳安儀
有一次上《新聞挖挖哇》,于美人說了一句話,我覺得挺生動:「哪一段婚姻,不是縫縫補補的呢?」我心中暗暗接上一句:「更多的婚姻,都是千瘡百孔呀!」
閱讀更多
2019-06-10
李豐
編按:我們與癌的距離又遠卻又很近!曾罹癌的李豐醫師,在其著作《善待細胞,可以活得更好》中分享自己抗癌成功的經歷。他指出,抗癌防癌,最重要的不二法門,即是提升細胞「自癒功能」:其一,作飲食、生活及心態上的改變;其二,訓練瑜珈,細胞的自癒功能。掌握這2要點,就能讓許多癌症病人,包括自己的癌症沒有再發,很多症狀不再 依靠 藥物,沒有病的時候也更加健康!
閱讀更多
2019-06-10
吳若權
在什麼時候,或起心動念於哪個事件,會想要重新開始規畫自己的「第二人生」?為了解答這個問題,我在網路上做了一次小規模的調查,得到很多意義深長的答案。
閱讀更多
2019-05-23
馬度芸諮商心理師
一直喜歡看勵志、溫馨的日劇,每晚睡前一集是重要的娛樂及家庭時光,所以不知不覺間對近年來多數的日劇演員一點兒都不陌生;而這一點,在我的日本自由行的旅程中,發揮了微妙的作用。
閱讀更多
2019-05-21
夏洛特.亞伯拉罕
根據每年發表一次的《世界幸福報告》,亦即幸福學界公認的黃金指標,幸福由六大要素組成: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 percapita)、健康預期壽命、社會支持(以艱難時期是否有人可 依靠 做為衡量標準)、信任感(以認為政府與企業是否貪腐作為衡量標準)、慷慨程度(以近期捐獻做為衡量標準),以及認為自己是否擁有做出人生重大決定的自由。
閱讀更多
2019-05-20
郭依瑄
「『退休』這個觀念已經退休了!」作家洪雪珍提醒,「壽命延長,將來的人很可能要工作到78歲,但台灣的平均退休年齡大約是58歲,這空出的20年,你知道自己想做什麼?」無論留在職場打拼還是選擇退休,當別人不再需要自己的時候,請不要從自己的人生退休。
閱讀更多
2019-05-20
鍾碧芳
升國三那年被診斷出罹患第一型糖尿病,林嘉鴻的人生因此改變。從一開始的抗拒到接受,直到從生活中找出實用可行的飲食與運動管理策略,他說:「糖尿病其實一點也不可怕!」
閱讀更多
2019-04-19
曾野綾子
單獨生活的老人增加了。根據二○一○年版「高齡社會白皮書」記載,六十五歲以上一個人生活的老人顯著增加。一九八○年,男性約十九萬人、女性約六十九萬人,但二○○五年,男性高達約一百○五萬人、女性約二百八十一萬人。聽說今後單獨生活的老人會持續增加,主因是未婚比例和離婚比例上升、即使配偶死後,也沒有搬去與孩子同住的人增加等。
閱讀更多
2019-04-17
愛長照
這份禮物就這麼地來到了你的面前,打開後,將會豐富你的人生閱歷與淬鍊;過程中,一定有很多的艱辛,所以一定要不斷地肯定自己,為自己打氣鼓勵。
閱讀更多
2019-04-16
伊甸園月刊
今年70歲的白婉芝,是位退休教師,與90歲的失智母親同住。約莫一年前,她被確診為失智症的那天起,她決定勇敢地面對,不喊苦不喊累,努力延緩退化,用樂觀迎擊人生的種種苦難,為了自己,更是為了心愛的媽媽。
閱讀更多
23/ 28
第 23頁,共 2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