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內分泌

顯示第 12113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269

更年期女性注意!骨質疏鬆不會痛,別等骨折才發現 醫師4招保骨本:光補鈣不夠

tCol 2020-09-01

林芷揚

更年期女性注意!骨質疏鬆不會痛,別等骨折才發現 醫師4招保骨本:光補鈣不夠

你有骨質疏鬆嗎?事實上,單純的骨質疏鬆不會疼痛,因此許多中高齡者都是在骨折後才知道自己有骨質疏鬆。更年期後女性、老年男性都是骨質疏鬆的高危險群,提醒民眾多加注意。

閱讀更多

肥胖根源在氣虛?白雁:胖肚子是代謝不良,1招補氣促代謝,減重好輕鬆

tCol 2020-08-31

白雁時尚氣功 / 白雁老師

肥胖根源在氣虛?白雁:胖肚子是代謝不良,1招補氣促代謝,減重好輕鬆

孔先生愛吃卻不愛運動,長期有超重和高血壓的問題,最近這幾年抽血檢查報告都是紅字。健康走下坡就想多買一些保險,卻因為體重過重,BMI值又高,買保險還必須加費,他說:「沒想到人胖連保費都要繳的比較多」。

閱讀更多

皺紋和氣血不足有關?白雁:1動作疏氣解瘀、調理氣血,有效抗衰老

tCol 2020-08-24

白雁時尚氣功 / 白雁老師

皺紋和氣血不足有關?白雁:1動作疏氣解瘀、調理氣血,有效抗衰老

原本光滑的額頭上開始出現皺摺,一笑起來眼角細紋藏不住,就算面無表情鼻側兩道法令紋也不會消失。皺紋不只是衰老的象徵,也是身體狀態的表現。中醫說「諸病於內,必形於外」,人體內臟機能好壞,都會在臉上表現出來。氣學管理專家白雁老師說,內在氣血會反映在臉上,每一條皺紋的出現,都是體內氣血虧虛的證明。

閱讀更多

有運動、有吃藥,血糖為什麼還是好高?藥師:控制糖尿病,別忘了這3件事

tCol 2020-08-24

林芷揚

有運動、有吃藥,血糖為什麼還是好高?藥師:控制糖尿病,別忘了這3件事

控制血糖是糖尿病患者的首要任務!值得注意的是,造成血糖升高的原因很多,飲食及生活習慣為常見的主要影響原因,但有部分血糖升高可能因為發炎感染、壓力、藥物使用所導致。

閱讀更多

心理健康,才是身體健康的根本!養心的6原則,讓第二人生不怒不憂,悠活過日

tCol 2020-08-19

邱天助

心理健康,才是身體健康的根本!養心的6原則,讓第二人生不怒不憂,悠活過日

人瑞們飲食之道其實大不相同,甚至有時還違反健康原理。老年學者研究發現,唯一共同點是,他們對生命都持著「正向思考」(positive thinking),以樂觀的態度面對生活的種種。

閱讀更多

血糖多少才OK?糖尿病問題多,醫師圖文解說:有這4症狀要注意

tCol 2020-08-14

照護線上

血糖多少才OK?糖尿病問題多,醫師圖文解說:有這4症狀要注意

「醫師啊,我從前體檢的血糖好像有一點超標,算不算糖尿病?需要再驗嗎?我平時都沒有不舒服,應該沒關係吧!」一到診間坐下,中年大叔就開口詢問:「我應該是健康的胖子,雖然這顆肚子消不下來,不過假日都有出門散步運動,體力還不錯。」語畢,滿意地拍拍自己的肚子。

閱讀更多

罹癌7年後,學會順其自然!隨時等待無常來敲門,名醫林肇堂:我的人生已很幸福

tCol 2020-08-14

韋麗文

罹癌7年後,學會順其自然!隨時等待無常來敲門,名醫林肇堂:我的人生已很幸福

「老師,你胸部那邊有點問題,有一塊小小的結節。」林肇堂的學生,也是台大醫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邱瀚模看了健康檢查後的影像,憂心地提醒老師。

閱讀更多

慢性發炎可能增加癌症、高血壓風險 醫師:出現6個症狀,一定要留意

tCol 2020-08-07

黃智群, 張芸瑄

慢性發炎可能增加癌症、高血壓風險 醫師:出現6個症狀,一定要留意

傳統上,各醫學專科的病理學研究都是朝著該器官或組織特有的狀況去探究與分析,然而這樣的取向可能會有見樹不見林、或過度化約的疑慮。如果讀者看過流行病學資料或接觸過臨床個案,便可以發現有多種疾病經常會發生在一起(共病),且其嚴重度彼此連動。

閱讀更多

中年後憂鬱,情緒低落、失眠?吃飯時攝取4種蔬菜,幫助恢復活力、活得更快樂

tCol 2020-07-23

楊淑媚、蔡昆道

中年後憂鬱,情緒低落、失眠?吃飯時攝取4種蔬菜,幫助恢復活力、活得更快樂

憂鬱症患者會有長時間的情緒低落,對日常生活失去興趣,食欲下降或食欲大增,失眠或過度睡眠,全身倦怠,失去活力,無價值感,注意力減退,有自殺意念,甚至企圖自殺。

閱讀更多

糖尿病不只要控制血糖!醫師:更要留心「這問題」,當心罹胰臟炎機率高

tCol 2020-07-20

楊雅婷

糖尿病不只要控制血糖!醫師:更要留心「這問題」,當心罹胰臟炎機率高

為什麼要特別講糖尿病病人的血脂異常呢?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 內分泌 及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陳徹表示,糖尿病本身即會增加粥狀動脈硬化性心血管疾的風險,如果再加上血脂異常,動脈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更為增加。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