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20
唯泰老師聊股事 / 陳唯泰
一位粉絲前幾天分享,一個原本篤信「存股」的網友,抱持不賣主義,在這一波的上漲,把之前好不容易存了5年而且套牢的第一金出清了,小賺60多萬(聽起來是一個蠻痛的領悟)。這位粉絲問說:這是否就是我一直強調的「存價差、不存股」的概念?沒有錯,在我的「嫁妝股投資法」中,強調的就是「存價差」,裡面並沒有提到股票不能賣,也不是像大家從字面上聯想到的,要把這股票一直放、一直放,直到女兒嫁出去為止。(本文刊登於2020/7)
閱讀更多
2020-07-06
唯泰老師聊股事 / 陳唯泰
過去還在業界時,常常會聽到公司裡的誰誰誰,做股票做得怎麼樣。其中,有一位幫忙打掃的阿姨算是一個傳奇。
閱讀更多
2020-07-02
吉兒.施萊辛格
作者吉兒.施萊辛格是CBS新聞網商業 分析師 ,也是全國知名的「吉兒談錢」廣播節目主持人,她提供財務規劃和投資建議,將近30年之久。她的客戶有心臟外科名醫、備受推崇的律師、睿智的科學家與資深的企業管理者,但這些大家公認的聰明人卻在理財方面犯下大錯,而必須付出驚人的代價,像是失去家園、人生支離破碎、放棄追尋夢想等等。為什麼會這樣呢?吉兒曾有幾次重大的投資失誤,她花了很多時間分析自己以及其他聰明人,為什麼會犯下類似錯誤。最後她明白:金錢深深牽動著我們的情緒,讓我們成為情緒的俘虜,所以,要探討如何聰明理財,就得先理解聰明人的情緒盲點。
閱讀更多
2020-03-11
腦內探險隊
心理安全基地不必非得是母親。我們也可以從心愛的戀人、至親好友等能讓自己放心吐露心聲的人身上,找到心理安全基地。然後我們會在心理安全基地補充情緒上的能量,這在維持內心情緒穩定上,扮演重要的角色。
閱讀更多
2019-12-03
陳相州
近年來「存股投資」逐漸成為一門顯學,至於存的是什麼類股,卻眾說紛紜,有人建議傳產股、有人喜歡金融股、有些人則主張投資ETF,到底哪個類股才是最優選?本篇文章以存股投資中最熱門的兩大族群,分別是「金融存股」及「ETF」來做比較
閱讀更多
2019-11-12
理財+1課 / 駱潤生(CFP)
投資界名言:「牛市賺,熊市賺,唯有豬挨宰。」比喻牛市熊市都有明確的方向和策略,唯有豬沒有方向目標,貪婪又沒紀律,也沒有信念,這就是沒有投資哲學的寫照。
閱讀更多
2019-10-28
樂透人生─吳家揚
小陳夫妻今年42歲,育有2子女,兒子國一,女兒小五。結婚時,夫妻都還是上班族。兒子出生後,雙薪家庭養一個小孩,生活品質還過得去。女兒出生後,夫妻考慮後決定由太太回歸家庭,專職照顧小孩。
閱讀更多
2019-09-26
陳唯泰
我希望複製我朋友的模式,讓女兒在第一階段,甚至第零階段,就接觸第二、第三甚至第四階段的投資理財,雖然我的資金不多,但她有一項最棒的優勢:「時間」。
閱讀更多
2019-02-12
彭芃萱
5年6班的Shirley高婉萍是職場女強人,曾是遠傳電信財務 分析師 ,必勝客、中橡、Levis、GE Medical、遠東巨城購物中心財務長。精明幹練的她深受長官器重,卻也因工作壓力大,只要一放假,就到鄉間渡假,「我喜歡住民宿,建築有主人個人風格,也比飯店有溫度。」有一回入住清境的香格里拉音樂城堡,「那天吃早餐時陽光很燦爛,我看到老闆從外面走進來,手中捧著一大束花,覺得這樣的人生實在太完美了。」她說:「那個moment抓住了我的心。」那是2002年,她在心中種下了退休後也想這樣生活的願望......。
閱讀更多
9/ 10
第 9頁,共 1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