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07
大塚壽
40歲是人生的黃金時期,然而在忙進忙出的生活中,該如何延續過往的順遂、推開曾經的挫敗?又該如何擁抱自己的美好人生?
閱讀更多
2021-03-26
劉秀枝
一年多前,認識了幾位六十歲左右的女性朋友,她們是臺北市某社區大學的同學,每個星期會和老師一起走走步道,既能強身、交誼,又可以增長知識。最近,她們成立了一個「快樂食堂」的LINE群組,我欣然加入。
閱讀更多
2021-03-26
李易紓
陳小姐的爸媽,過去30年感情都很好,但最近卻吵到快要離婚!原因是55歲的爸爸,最近老是懷疑媽媽有「小王」,叫媽媽去死,媽媽不甘心被誣賴,氣到要離婚。衛福部彰化醫院精神科醫師陳羿行說,陳先生是早發性失智合併嫉妒妄想,必須透過藥物及家人支持重整家庭。
閱讀更多
2021-03-23
劉秀枝
有一回,在一個社團演講「假如我得了失智症」主題,現場的提問非常踴躍。有位社友問:「我有個住在美國的朋友付費做了檢查,被告知他將來會得阿茲海默症,他非常沮喪。請問您怎麼看待這件事?」
閱讀更多
2021-03-19
劉秀枝
內政部公布的二○一九年國人平均壽命為八十一歲,男性是七十八歲,女性則是八十四歲,創下歷年來的新高。而截至二○二○年六月,臺灣六十五歲以上的人口比例高達十五‧七%,並持續攀升中。
閱讀更多
2021-01-25
和田秀樹
當年齡隨著歲月增長,欲望也會逐漸減弱,不僅食欲和性欲會降低,連成功欲或支配欲這類社會性的欲望也會跟著消退。
閱讀更多
2021-01-08
加藤惠美子
擁有少量優質物品的生活,也就是環保的生活。無須特別節儉,用心在食衣住方面找到環保生活感,自然就不會浪費金錢、浪費物資,還能提高生活品質。最重要的是找到材質佳且自己可以接受的物品。材質佳的物品只要細心打理,就能夠使用很久,因此儘管一開始價格有些昂貴,以結果來看還是買得很划算。然後,最要緊的就是要少丟東西。過去一般人以為「用完即丟」是生活富足的表現,但是到了現代,具備知性的人會對於丟棄這個行為,也就是由自己製造出環境廢棄物的行為,感到罪惡。材質佳的物品不僅使用年限較長,在它原本的任務結束之後,還能夠轉變成其他物品繼續延長生命。
閱讀更多
2020-11-12
李易紓
台灣失智人口已經超過29萬人,在民國130年前平均每年增加1.7萬人,將造成家庭、社會巨大衝擊。台灣失智症協會發布2020失智症大調查報告顯示,雖然民眾對失智症的認識略有進步,但仍有超過半數把失智症,誤認為是正常老化。至於預防失智症的9個方法,調查發現,民眾觀念尚未完全建立,或是知道卻做不到,觀念仍待推廣。
閱讀更多
2020-09-28
李易紓
不少民眾會把「失智症」認為是腦部退化所造成的,但失智症其實是腦部生病而非退化。由於大腦分很多區域管理,每區都很重要,中、西醫都建議,可以藉由手腳訓練、運動來活絡大腦,尤其是在頭頂和耳朵的穴位上多做刺激,每天10-15分鐘,對預防失智症很有幫助。
閱讀更多
2020-08-13
另維
你想過自己40歲時候的樣子嗎?我常常想。今天懈怠了,今天很舒服,今天會讓40歲的自己變成什麼樣子呢?今天奮鬥了,今天很辛苦,今天會讓40歲的自己變成什麼樣子呢?
閱讀更多
6/ 13
第 6頁,共 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