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6-12
健康傳媒 - e 起 i 健康
衛福部年年公布癌症、心臟病等 十大死因 排行,但一般民眾卻很難了解這些重大死因背後的危險因子。台灣大學公衛學院、國民健康署攜手合作,破解國人死亡之謎,前三名分別為高血糖、抽菸、高血壓,令人意外的是,PM2.5暴露名列第四,空汙悄悄成為國人健康殺手。
閱讀更多
2017-06-03
小花平台保險+
2017年5月15日,綜藝天王豬哥亮病逝!他的離開再次警醒了民眾關於癌症的無情與肆虐橫行,也讓我們再次注意到了衛福部的數據統計:25至44歲死因以惡性腫瘤、事故傷害居前二位;45歲以上死因屬慢性疾病之惡性腫瘤、心臟疾病居前二位。10大死因中,惡性腫瘤已連續34年居首,尤其是25歲以上的青中壯年族群更是絕不可忽視。千萬別以為成功抗癌機率低,如果能做好保險規劃與健康管理,你也能為自己與家人打造強有力的資金後盾,即使無常先至也沒在怕!快跟著小花平台一起築起安全防火牆。
閱讀更多
2017-03-06
謝淑如
根據歐盟調查, 人體免疫力會在40歲後明顯下降,陳亮宇表示,T細胞的記憶力會逐步退化。尤其是身體有多種慢性疾病,包括心臟病、慢性肺病、肝病或腎病,都會加快退化速度。在臨床上,陳亮宇發現,這些老人家比起年輕人容易發作帶狀疱疹、肺結核,受到感染症而死亡的風險也相對提高,像國人 十大死因 中,肺炎排名第四;但若以年齡來區分,65歲以上的死亡率就高居第三名。就連死亡人口以老年人居多的敗血症,也榜上有名,「這對老人家而言是一個特殊的現象,表示感染症嚴重會威脅到他的生命安全。」
閱讀更多
2016-08-19
健康醫療網
癌症好可怕!根據國內最新資料統計,癌症長達44年蟬聯台北市首位死因,平均約每1小時45分鐘,就有一名因癌症死亡。醫師強調,癌症是可以預防的疾病,只要定期篩檢、正確飲食、規律運動,養成健康生活的型態,即使罹患癌症,也能及早治療,大幅降低死亡率。
閱讀更多
2016-04-14
林思宇
糖尿病徵兆常讓人「無感」,發現異狀就診時,可能罹病至少五年;然而,「準糖尿病」如果能提早控制,患者可以延長到十年後才真正罹病。
閱讀更多
2016-04-07
林思宇
壓力大、天氣冷、股市暴跌、家人過世等,都是誘發心臟病發的危險因子;對心血管疾病高危險族群而言,良好的運動與飲食習慣,控制三高,才是保健的根本之道。
閱讀更多
2016-03-10
健康醫點靈
一旦冠狀動脈硬化、狹窄,斑塊破裂而引起血栓堵塞血管,就會發生心臟缺血、缺氧,輕者引起短暫、輕微的胸口不適,也就是心絞痛或狹心症,重者心肌細胞死亡,心臟收縮功能大受影響,出現劇烈胸痛、冒冷汗等現象,這就是「心肌梗塞」
閱讀更多
2016-01-12
健康醫療網
根據衛福部統計,國人 十大死因 前三名分別為癌症、心臟病與腦血管疾病;這三大疾病的出現,都是和飲食有很大的關係。營養師建議,國人想要防癌以及避免三高所引起的心臟病及腦血管疾病,最好是少碰甜食。
閱讀更多
16/ 17
第 16頁,共 1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