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21
邱璟綾
2018年雅加達亞運正如火如荼地開打,對運動選手而言,輸贏往往在一肩之距或毫秒之差,多少運動迷守在電視機前,讓情緒隨著賽事起伏,而在眾多運動迷之中,有個滿頭華髮的身影認真關注賽事,時而振臂歡呼,時而因為些微差距為選手捏把冷汗。
閱讀更多
2018-06-14
愛在三采閱讀
有一位女性患者,一年前被某家醫院診斷出惡性腫瘤併腦部轉移,經過數次的放射線治療後,醫師表示這已是癌症末期,請他們要有心理準備,但是他們決定再尋求另類療法,就沒有再回到那家醫院。
閱讀更多
2018-05-09
大塊文化
65歲的徐教授,最近剛屆齡退休。在大半輩子把光陰都投注在教學與研究之後,好不容易可以悠閒下來,在家種花蒔草、含飴弄孫,也規劃要與太太一起出國旅遊。這天傍晚,就在自家院子裡修剪枯枝殘葉時,徐教授無意間發現沒在用力的左手,怎麼會顫抖個不停?
閱讀更多
2018-04-24
大塊文化
60歲的陳先生,正盤算著幾年後退休的愜意人生,卻覺得 右手 總是怪怪的,指頭偶爾抖一下,右肩容易疲倦痠疼,寫字越寫越小,無法開展。逛街時常常被老婆催促,走快一點,腰背要挺直;參加宴會時,不知不覺得要藏起那隻越來越不安靜,抖動的 右手 。
閱讀更多
2018-03-22
新自然主義
更新日期:2019/11/29更新內容:知名YouTuber理科太太(本名陳映彤)28日晚間於臉書po文表示,今年是她的丈夫憂鬱症發作第6次,她自己也正在吃自律神經失調的藥,所以兩人決定要放幾個月假、暫停發片,等充好電後,會在2020年春天回歸。-----(以下為原文)
閱讀更多
2018-01-24
樓中亮預防保健網
常做轉踝運動,可以刺激腳部的穴道,提升代謝,調節身體的機能,還能預防與改善腳水腫現象,來看看怎麼做。
閱讀更多
2018-01-04
陳亭均
「如果有件事要做一輩子,我想畫畫。」高三時的這個領悟,讓本名廖俊裕的廖小子,背棄了父親對他成為一名律師的冀望,毅然選擇了美術系。出身工人階級家庭,台灣庶民生活中,一般人眼裡俗豔的元素,傳單、打火機、電子花車⋯⋯,在他的創作中,卻成為最獨樹一格、生猛又接地氣的台灣美景。
閱讀更多
2017-12-28
林思宇
氣溫驟降,急性心肌梗塞與中風來敲門!除了按時服藥、控制血壓外,更重要的根本治療在於建立正常的作息與飲食。
閱讀更多
2017-12-08
健康傳媒 - e 起 i 健康
台灣即將進入老人化社會,失智人口勢必逐年增加,如何有效預防失智,讓自己不致成為家人及社會的負擔,成為重大議題,專家表示,除了多動腦、地中海飲食之外,養成運動習慣、多流汗,也能有效預防失智。
閱讀更多
18/ 20
第 18頁,共 2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