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10
吳若權
中年子女與銀髮父母的緊張關係,讓彼此既相愛又疏離,明明很想擁抱對方,卻又擔心被刺傷。有位知名的檢察官好友,以正義形象行走江湖,讓人感覺他好打抱不平,卻也偶爾會在臉書發文,提及百忙中利用週末回南部老家探望父母的感觸,怪自己沒有能夠盡力承歡膝下,說出許多中年子女共同的心情。
閱讀更多
2019-06-06
吳姵瑩
在國外,當你隨意進入他人領地,他們是有受到保障能拿槍射殺外來者的(參:堡壘原則)。藉此,我們可以知道,他們對所有權和界限的意識觀念非常強烈,對於界限內所有物的保護欲也非常明顯。反觀華人文化就不同了。當你想裝修房子,會遇到非常多聲音干涉,像是父母、家人,甚至連街坊鄰居都會參一腳。他們往往是出於一片好意,給予很多意見,並且要你「照著做,準沒錯!」,打著「我都是為你好」的旗幟,卻成了一個個限制個人成長的「善霸」。所謂「善霸」,就是相對於惡霸的說法。
閱讀更多
2019-05-31
洛桑加參醫師
早上去做了一場預防癌症的演講。舉凡血癌、腦瘤、淋巴腫瘤等難纏的疾病,它的成因也相當複雜。可能是遺傳,也可能是外在因素造成的基因突變所導致。成人罹癌的原因,還多了一項「生活習慣」因素。
閱讀更多
2019-05-16
岸見一郎
親子之間的關係如果一直很好,子女必須照護父母時會比較順利。然而,能常保親子關係良好的人並不多,與父母累積了許多不愉快的子女,對雙親的感情往往十分複雜,當父母需要照護時,子女是被迫重新面對雙親的。
閱讀更多
2019-05-14
洛桑加參醫師
以前我剛來台灣的時候,很喜歡看政論節目,一方面看電視學中文,一方面又覺得大家能為一個議題吵來吵去,爭得面紅耳赤,很有趣。在西藏,除了練習辯經、思辨釐清佛法概念時,才會有較為激烈的交談,否則要看到人家為了什麼起爭執、罵來罵去,機會不多。
閱讀更多
2019-05-03
豌豆老公主和歪嘴雞
提早退休其實是個不太容易達成的目標,但也不用把目標定的太遠大,不必期望30多歲就能功成身退,就算55歲退休也是比法定年齡提早了許多。
閱讀更多
2019-04-24
郭依瑄
現代人的生活節奏緊張,易有情緒壓力,加上三餐外食、愛吃炸物、熬夜、不愛運動等生活上的不良習慣,極其可能造成「大腸激躁症」。
閱讀更多
2019-04-22
林芷揚
「醫師是你的職業,但你還是一個『人』。如果不會做人,怎麼做醫生?」神經外科名醫黃勝堅近年大力推行善終觀念和居家醫療,強調醫師和病人之間的互信關係,以及醫師如何以病人與照顧者為中心,不只治病,更要懂得「死亡」,協助病人和家屬做出適當的照護決策、維護臨終尊嚴。
閱讀更多
2019-03-19
安寧照顧基金會
面對生命的終點,不管你曾經是誰,每個人都一樣會軟弱和無助,有著相同靈性困擾的問題。過程中要用何種心情來走這條回家的路,端視你如何看待生命的課題。
閱讀更多
2019-03-11
采實文化
紹華有一個哥哥,但從小就好大喜功,總想著一夕致富,不願腳踏實地工作,經常回老家向爸媽調頭寸。但等父母年事漸高,需要人看護照料時,哥哥卻不見蹤影,總推說太忙碌,把照顧父母的重責全都推到紹華身上。
閱讀更多
21/ 25
第 21頁,共 2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