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16
廖慧淑
女性進入更年期後身體會出現不適症狀,這時通常也是面臨空巢期的階段。再加上如果是單親家庭,單親媽媽大多把生活重心放在孩子身上,當孩子跟雛鳥一樣出外求學、工作或成家立業,家就像雛鳥離去的鳥巢一樣,只剩一個人孤伶伶,彷彿是「空巢」。
閱讀更多
2019-06-10
李豐
編按:我們與癌的距離又遠卻又很近!曾罹癌的李豐醫師,在其著作《善待細胞,可以活得更好》中分享自己抗癌成功的經歷。他指出,抗癌防癌,最重要的不二法門,即是提升細胞「自癒功能」:其一,作飲食、生活及心態上的改變;其二,訓練瑜珈,細胞的自癒功能。掌握這2要點,就能讓許多癌症病人,包括自己的癌症沒有再發,很多症狀不再依靠藥物,沒有病的時候也更加健康!
閱讀更多
2019-05-07
林芷揚
「怎麼會這樣?」、「以後該怎麼辦?」、「為什麼是我?我做錯了什麼?」許多人遇到煩惱、困難或得知自己生病後常出現負面情緒,整日為了生活中的不愉快而擔心、煩惱,即使想要甩掉,學會把握當下,卻總是力不從心。報章媒體近年總是鼓勵中年人要懂得「愛自己」,但到底該怎麼做?
閱讀更多
2019-04-17
林雅惠
2015年,林依晨參加韓國首爾電視劇大賞,在領取「亞洲明星大獎」時,特地用韓文介紹自己「作為台灣的藝人能夠得到這個獎項實在非常開心、也很感謝。」
閱讀更多
2019-04-10
第三人生任我行-施昇輝
老了之後,對錢能看開的人,應該都是經濟無虞的人。對錢看不開的人,可能很有錢,也有可能沒有錢。我的基本態度是先 善待自己 ,行有餘力再為子女著想,但很多人卻反過來,事事先想到子女,剩下的才給自己。
閱讀更多
2019-01-24
彭芃萱
5年4班的Maggie很愛旅遊,39歲那年她第一次一個人勇闖天涯——到雲南麗江旅行一個月,這次經驗她發現,獨自旅遊並沒有想像中危險,「我在旅途中也遇到女性自助客,覺得一個人旅行並不難。」2013年和3位友人到西班牙、葡萄牙、新加坡窮遊50天,只花了10萬元(不含機票)。
閱讀更多
2017-10-31
愛長照
要讓一人生活更開心,也得留意自己的時間管理和情緒管理。面對外來衝擊與評論時,我們需要反思:到底這個評價,是否要放入自我概念裡?
閱讀更多
2016-07-20
理性與感性的「人性」-洋蔥+蚊子
洋蔥醫師強調,照顧者身邊的人要支持她 善待自己 、適時喘息,身體的休息和心理的放鬆都很重要。照顧生命末期的親人,理想上至少要三個親友輪流,才不致心力枯竭。人力資源不夠,或陷入「老人照顧老人」的困境時,一定要尋求社會資源支持,才不會衍生出更多照顧者痛殺病人再自殺的悲劇。
閱讀更多
7/ 8
第 7頁,共 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