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06
李易紓
「老友們,我已經無法一一回覆你們的問題,有緣我們來世在再相見,病況細節隔兩天我外甥女會幫我回覆⋯」6天前(11/30)「台灣唱片封套設計教父」杜達雄才在臉書上寫下這段話,週一(12/6)就傳出他病逝,享壽66歲。杜達雄罹患的是罕見的「神經內分泌腫瘤」第 四期 ,蘋果(Apple)創辦人賈伯斯、資深藝人馬如龍皆因此病離世。
閱讀更多
2021-12-06
彭蕙珍
袁相杰46歲那年被診斷肺腺癌末期,陪他看診的家人哭倒在地,他反而冷靜問醫生:「你建議我如何治療?」抗癌5年多,今年初回診,腫瘤標記指數維持在正常標準值3,成為5年不到5%存活的少數幸運兒。「很多人問我:『你做了什麼,讓病好了?』我認為應該要問:你沒做什麼?」「有些人會煩惱自己會不會死掉?藥會不會沒有效果?我沒有煩惱這些事,我不去想。」袁相杰笑著說。
閱讀更多
2021-10-15
今周刊編輯團隊
台灣算不算醫療先進國家?很多人的答案是肯定的。但在台灣一診斷出肺癌,近六成已是末期,導致肺癌的死亡人數居十大癌症之冠,也燒掉最多健保費用。新國病來襲,我們該如何對抗?
閱讀更多
2021-08-18
李易紓
新北市議員唐慧琳今年7月不敵胰臟癌三期逝世,享年49歲,胰臟癌會被稱為「癌王」,最關鍵就是5年後存活率幾乎不到20%,根據衛福部2020年國人死因統計結果十大癌症死因中,胰臟癌排名第7。細數過去包括蘋果創辦人賈伯斯、三大男高音帕華洛帝,台灣知名體育主播傅達仁、資深名嘴劉駿耀、演員李麗鳳都備受胰臟癌之苦,究竟要怎麼早期發現胰臟癌的危機上身呢?
閱讀更多
2021-07-27
張鳳書
編按:2020年6月的生日,是張鳳書最難忘的一次。在與好友相聚的慶生派對上,她接到爸爸罹癌消息,儘管慌張,但在冷靜下來尋求協助並諮詢專家意見後,展現家中大姐的沉穩,與父母、弟妹溝通達成共識,齊心陪伴與照顧爸爸安度治療的日子……期間,有沮喪、有挫折,但這些都打不倒張鳳書,反而激發她滿滿的正能量,學會有智慧地與爸爸溝通相處,這一年爸爸的狀況穩定,而她生活也精采。書裡記下的是屬於張鳳書的故事,希望能給予正在面對處理類似問題的人,些許靈感,陪伴罹病家人一起走過這段艱辛的路程。
閱讀更多
2021-05-28
照護線上
75歲的老伯伯因為解尿困難而到台大醫院雲林分院就診,醫師做肛門指診時摸到攝護腺有硬塊,切片檢查確定是攝護腺癌。後續的檢查發現,攝護腺癌有多處骨頭轉移,雖然已經痠痛好一段時間,但老伯伯都以為是年紀大造成的痠痛,而不以為意。
閱讀更多
2021-05-21
提姆・戴斯蒙
先前我提到妻子安妮的病況,當時她正在接受大腸癌第 四期 的治療。二○一五年,安妮被診斷出罹患癌症,當時我們的兒子才剛滿兩歲。自此以後,我們反覆經歷安妮接受手術、進行化療、病情復發的過程,大半夜跑急診的情況更是不下數十次。
閱讀更多
2021-03-24
創健預防醫學機構 共同審稿/創健陳建志院長
知名主播今年一月接受健康檢查,意外發現罹患肺腺癌。然而,日前知名部落客也因肺腺癌,在短短不到半年內撒手人寰。近年來越來越多未抽菸者罹患肺癌、肺腺癌等肺部癌症。
閱讀更多
2021-03-11
鄭閔聲
編按:癌症,一項令人聞之色變的疾病,每年無情奪走數以萬計台灣人性命。依據世界衛生組織最新的2018年全球肺癌發生率地圖顯示,肺癌是全球最常見的癌症,全球肺癌發生率,台灣高居世界第15名、為亞洲第2名。台大醫學院附設癌醫中心醫院副院長陳晉興表示,目前已知肺癌最重要的危險因子是吸菸,然而,台灣有一半的肺癌不是吸菸所引起的,尤其不抽煙女性的肺癌病例還越來越多,用空汙或遺傳也很難完全解釋。如果不能阻止肺癌,就一定要增加第一期、減少第 四期 ,該怎麼做呢?以下是陳晉興副院長第一人稱的訪談整理:
閱讀更多
7/ 18
第 7頁,共 1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