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05
整合傳播企劃製作
2025年臺灣將進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人口比例將突破20%,扶老比逐漸攀升,估計到了2040年,每2位就業者將負擔一位老年人口的生活與醫療照護需求。而高齡化所帶來的挑戰,臺灣將如何透過科技創新,導入AI智慧改善長者的生活品質,打造更優質的照護與居家生活?
閱讀更多
2024-12-02
周冠男
理財是主動的,要理解自己的財務狀況與風險承受能力,積極擬定支出計畫及投資目標與策略。理財規劃主要的工作是資本配置,決定將資金配置在無風險資產及有風險資產的比例,並在合法範圍內,盡量將稅負降到最低。無風險資產包含現金、定存、銀行存款及美國國庫券,有風險資產包含有風險的固定收益證券(即債券)、股票及房地產。債券有國內外長短期 國家 債券及公司債券,股票則有國內外公司的股票。
閱讀更多
2024-11-22
張艾嘉
金艾霞最佩服母親的就是八十多歲的她每天起床後一定把自己打扮得整齊漂亮,看著她在臉上一點一點塗上粉底霜,用手慢慢將它抹均勻,兩頰的腮紅不可少,有時一不小心手重了,就顯得妖豔,當然也沒有人會笑她,只會讚美她看起來像金艾霞的姐姐。這方面她沒有遺傳到母親,六十多歲的她雖然並不太老,不穿名牌,也沒興趣和空閒去刻意打扮,幾年前離了婚之後,再也沒有一個男人多看她一眼,標準的中國式中年婦女。金艾霞的生活就圍繞著剛從美國回台定居的母親,還有和她八字不合卻又放不下心的女兒范祖兒身上。
閱讀更多
2024-11-18
整合傳播企劃製作
你想像中的老年生活是什麼樣子?臺灣面臨高齡少子化、醫護人員短缺等問題,促使「健康老化」意識抬頭,但如何更有效的預防疾病、延緩老化?透過AI結合醫療,帶動各式銀髮商機蓬勃發展,讓好好變老不再是件難事。
閱讀更多
2024-11-11
劉教授
「成功,須具備四大核心價值,即是『誠信正直 (Integrity)、承諾 (Commitment)、創新 (Innovation)及客戶信任關係 (Customertrust)』,簡稱『ICIC』。」 ― 張忠謀
閱讀更多
2024-11-06
郭美懿
儘管新冠肺炎疫情趨緩,但據疾管署統計,全台65歲以上國人每週仍有逾500人死於肺炎及流感,而隨著秋冬到來,包括流感、新冠肺炎、肺炎鏈球菌、呼吸道融合病毒感染都將進入大流行期,民眾更不可掉以輕心。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呼籲,民眾應加速接種疫苗,特別是熟齡與罹患三高、慢性病的高風險族群。另外,新冠疫情加重「超級細菌」增長,民眾除了接種疫苗,減少感染機會之外,也應該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因不當使用而助長抗藥性細菌的增長,陷入「無藥可醫」的困境。
閱讀更多
2024-10-23
金熹暻
有個小故事讓我切身感受到,不婚不生的女性幾乎一生都會因為沒有孩子而被貼上負面的標籤。這是在二○一九年秋天,前公平交易委員長趙星郁( 조성욱 )舉行人事聽證會時發生的事情。某國會議員在提問過程中突然問道:「妳還沒有結婚吧?雖然個人發展很好,但還是希望妳能對 國家 發展有所貢獻。」趙前委員長當時是五十五歲的不婚女性。那位議員沒有停止無禮的行為,他繼續問道:「出生率低會毀掉我們的 國家 ,如果像候選人這樣優秀的人有生育的話,我就認為是滿分的候選人。」
閱讀更多
2024-10-22
中野信子
你能在多大程度上為他人而活?若是要你把自己的利益暫且放在一邊,做出造福他人的利他行為,你能做到什麼程度?此程度的高低,大幅左右了一個人的運氣好壞。
閱讀更多
2024-10-21
遠藤洋
作者遠藤洋1987年生於埼玉縣,今年36歲,9年前還是一個普通的上班族,目前是專業投資人、自由工作者,主導投資社群群組ixi。遠藤就讀東京理科大學的三年級暑假,決定做一件新的事情,於是將當家教打工存下來的錢當作本金,在完全沒有知識的狀態下開始投資,結果短短兩周就賠光(更曾有一晚就噴掉800萬日圓的紀錄)。親身體驗到「與其投資知名企業的股票,不如投資小型股」,「與其分散投資,不如集中投資」,其實才是真正的低風險、高報酬。大學畢業後,雖進入有前景的創投企業工作,但仍然決定用投資所得的資金為資本,在26歲時獨立創業。服膺巴菲特的「價值投資法」,自創「1年內股價會漲3倍以上」的完全打擊公式,集中投資於小型股的風格,一年最大獲利達到600%以上,1支個股的最大投資收益1200%以上,達成了「即使只投資一支個股,也能獲取破億」的報酬。他33歲時就財富自由,現在一年有200天都在旅遊,人生自由最大化。在新書中,他以自身的投資經驗、68個QA形式,教你學會挑出穩賺股,不管你是投資小白、想進階的存股族,還是總賺少賠多的老手,都能培養讓獲利放大翻倍的驚人選股力。
閱讀更多
2024-10-15
金熹暻(김희경)
編按:根據內政部2023年最新統計顯示,單人戶占全台灣家戶數整體比例達36%,且成長率高達3.2%。越來越多人選擇了獨活的方式,然而做出這般選擇之後,焦慮與徬徨仍然縈繞。不婚到老後會感到孤單嗎?當生病時,誰來照顧我?我要工作多久才能準備退休?作為獨居的不婚中年人,作者訪問了19位像她一樣獨居的中年不婚女性,探討她們在這個社會中選擇不結婚的原因、如何應對孤獨、建立親密關係,以及準備養老的過程。
閱讀更多
4/ 30
第 4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