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04
詹姆斯.霍利斯
外遇確實擁抱了我們失落的靈魂。然而外遇通常會帶來更多的悲傷和失落。一位明智的治療師,馬伊.羅姆曾經說過: 「你得到的麻煩不值得你花心思這麼做。」 但你可以試著把這些話告訴一個外遇中的人,或試著告訴一個被伴侶的外遇所傷害的人看看,他們可能不這麼想。
閱讀更多
2024-06-19
林慧
你是怎樣的人,你自己一定知道,只是你沒有深挖。永遠記得一件事:你這個人並不是由那些不了解你的人來定義!很多的時候,你的缺點其實就是你的經典。
閱讀更多
2024-05-27
鄭秋豫
沒有文獻、書籍告訴我,怎樣照顧一個心智漸失、不發一語的親人,不再言語的伏波,關上了心靈的窗戶。
閱讀更多
2024-05-06
元氣網 / 編輯陳學梅整理
今周刊編按:58歲藝人何篤霖善於理財,出道至今靠著買房致富,手上擁有逾5戶。由於3年前好友羅霈穎驟逝,告別式上于美人提醒大家趁早寫遺囑,加上隨後疫情肆虐全球,他才意識到「用嘴巴講的沒用,對你好的人,沒有寫下來,你就給不了」,正式找律師立遺囑做好財務分配。據《聯合新聞網》報導,何篤霖近年開始預習退休,也利用立遺囑機會梳理手上資產,被律師認證「這生錢花不完」。他決定扣掉生命終程可能臥床、跑醫院的時間,算出還能好好吃喝多少年,「現在清楚剩下的人生很珍貴,房子也不留了,都正掛牌賣出」。他自認就算手上資金充裕,也不會因此任意揮霍、過天天吃米其林的奢華生活,「我喜歡在市場裡吃陽春麵、乾麵,東西好不好吃跟米其林沒關係,我的個性,就是不會亂花錢的那種。」倒是覺得退休需要預習,才不會一退下來就憂鬱,計畫去不同國家嘗試不同生活,「冬天去曼谷,夏天去加拿大」,不需要移民,只需跟著舒服的季節去長住就好。何篤霖的退休計畫讓不少人為之稱羨,如果「擁有一輩子花不完的財產」,你會怎麼規劃老後生活?(原文刊載於2024/5/6,更新時間為2024/10/3)
閱讀更多
2024-05-06
王聖華/任林教育基金會諮商中心副所長
曉娟有著一個幸福的家庭,跟先生關係不錯,兒女也都成年且懂事,但最近卻有一件事讓曉娟很煩惱。起因是曉娟剛出社會的兒子帶著女友回家住,雖然女方是因為實習關係,才來借住1個月,但在外縣市工作半年多的女兒回家後得知,卻大發雷霆,覺得爸媽不在乎她的感受,隨便讓一個外人住進來,讓她感覺不自在。「女兒是專程回家幫弟弟過生日的,但跟爸爸討論完這件事後,就沒有出來吃飯,女兒說我們把她當作『潑出去的水』…」曉娟揪心地說,兒子跟女友交往了1年多,小倆口感情好,他們夫妻也把女孩當未來媳婦看待,尤其女方是從南部北上求學,就像曉娟當年隻身來到異鄉一樣,所以能住進家裡好好照顧,也是件好事。可是女兒對這件事耿耿於懷,這可難住曉娟了,「兒子、女兒我都愛,到底該怎麼辦才好?」
閱讀更多
2024-04-16
吳淡如
不再為生計奔波,也不再為帳單而煩惱,因為你已經擁有了穩定且源源不斷的被動收入。你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選擇今天去海邊,或者去喜歡的咖啡店,或者乾脆在家中慵懶地度過。這一刻,你感受到的不僅僅是財務上的自由,更是生活質量的提升和內心的滿足。這便是作家吳淡如在《人生實用商學院:富有是一種選擇》一書中所描述的富有的境界。吳淡如強調,富有不是一個固定的金額,而是一種能力,一種可以培養的能力。它不完全取決於你的起跑點,而是取決於你的選擇和努力。
閱讀更多
2024-04-09
吳淡如
我是姐姐,我有兩個弟弟。照理說來我是「珍稀少數」吧?但我當然被媽媽告誡過各種話語。不管我如何想要用好表現來討好母親,我聽到的大概都是什麼「豬不肥肥到狗」、「考第一名不要得意,女人不要太驕傲」、「女人讀太多書沒有用」……。一直到現在,我還常聽到比我年輕不少的女性不自覺的說:「女人太能幹沒有用,剛好就好。」
閱讀更多
2024-03-13
邱瀟君
大學剛畢業的女生,身上帶著借來的2500美元(編按約新台幣8萬元),飛離松山機場。美國,成為她的第2個家,然而這個家並不總是溫暖。她在中餐廳打工,到職訓中心受訓,在艱困的職場遭受種族歧視的對待。但她的精明、幹勁,還有說不出的直覺,讓她創造出別開生面的華裔 奮鬥 故事。她當了百科全書銷售員,第一年就成為全年銷售200套以上的「大英百科全書之后」。她經營洗衣店,後來做起了房地產放貸的生意,又身兼包租婆和保險調查員。現在她是一間房地產投資公司的老闆,在美國擁有36棟建築,100個單位的房產。喔對了,還有2個常春藤名校畢業的寶貝女兒。
閱讀更多
2024-03-12
招名威 教授
編按:毒理專家招名威教授在發現母親罹胰臟癌後,傾注全力和她共同抗癌,一路相伴、細心照顧。因為母子感情太過親密,在母親離世之初,他幾乎無法承受這巨大悲傷,只能在日後,透過各種方式,慢慢梳理、轉化自己的情緒。 照顧罹患重病的家人時,幾乎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會在病人身上,而疏忽了照顧者可能承受的焦慮、悲傷、壓力、悔恨與諸多對生命的不解。透過作者回憶母親生病、治療、離世的過程,或許我們也能鼓起勇氣,回頭面對自己曾經逃避的悲傷。 這悲痛就像一道傷口,當我們刻意遮掩,可能表面上看來平靜無波,但一輩子都無法痊癒;若我們願意勇敢掀開,或許一時之間會血流如注、劇痛難忍,但它終有結痂、痊癒的一天。
閱讀更多
2024-01-28
吳淡如
不是一棵不能動的樹,必須一直站在那裡被園丁修剪成奇形怪狀。過去不能重來,你只能、也只好告訴自己:不被期待,更能做自己。
閱讀更多
2/ 20
第 2頁,共 2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