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子女教養

顯示第 112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22

為什麼丈夫56歲就失智?別輕忽早發性失智症,出現「這些症狀」要留心

tCol 2020-06-30

林芷揚

為什麼丈夫56歲就失智?別輕忽早發性失智症,出現「這些症狀」要留心

十年前,當時56歲的陳先生情緒狀態改變,易怒且暴躁,伴隨記憶下降,也開始懷疑妻子外遇、對自己不忠,甚至懷疑她盜領自己的積蓄,導致妻子照顧壓力沉重。最後,家人帶陳先生就醫,確診為早發性阿茲海默症,初期子女皆無法接受爸爸失智的事實,畢竟當時陳先生還不到60歲。

閱讀更多

孩子愈大愈不懂事?放過自己吧!化解親子關係衝突,父母應該做的3件事

tCol 2020-03-18

林靜君談心室

孩子愈大愈不懂事?放過自己吧!化解親子關係衝突,父母應該做的3件事

一位媽媽說,「兒子為了找工作搬回家裡住,我很高興,但只要問他工作找得情況如何,立刻臭臉。先生看不慣兒子態度,口不擇言地罵『怎麼會養出你這個廢物』、『有本事滾出去』......。有一次我跟著說了兒子幾句,結果當晚兒子就搬離開家,一年多不接家裡電話。最近不小心知道,他居然和女友跑去結婚登記。我真是氣死了,之前三番兩次告訴他,那個女生太傲嬌不會是好太太,趕快分手。兒子才26歲,他以前很乖,現在私自結婚擺明是故意來氣我,想到這些我都吃不下、睡不著,瘦了好幾公斤。先生怪我把孩子寵壞,我恨他把兒子趕跑,兩個人吵到不講話。我實在不解,好好的一個家,怎麼會變成這樣?」

閱讀更多

從老師變國泰金投資長,還是3個孩子的媽!程淑芬:女人一路辛苦沒關係,委屈就免了

tCol 2019-11-19

小虎文

從老師變國泰金投資長,還是3個孩子的媽!程淑芬:女人一路辛苦沒關係,委屈就免了

女人在面對人生的不同階段時,要如何自主規劃,尤其是身兼女兒、妻子、媽媽、單身、家庭等等多重身份與責任裡,要如何身心靈平衡,創造美麗自信的人生。她從20歲講到60歲,而每一種領悟,都來自她的親身經歷。

閱讀更多

退休金規劃12-12/為子女教育費,變賣股票?家庭支出不能不知的7件事,讓你不愁沒退休金!

tCol 2019-11-13

樂透人生─吳家揚

退休金規劃12-12/為子女教育費,變賣股票?家庭支出不能不知的7件事,讓你不愁沒退休金!

一人飽全家飽,或是雙薪頂客族,這些人的財務規劃相對單純;但上有高堂,下有嗷嗷待哺子女,且可能有房貸甚至車貸的廣大族群,想辦法做好財務規劃就有急迫性。想要啟動退休金準備計劃,但也想給下一代美好的未來,為子女準備教育基金,財務上該怎麼分配才好呢?

閱讀更多

永遠不要告訴子女「自己多有錢」!500個千萬富翁經驗:靠這10守則養出會賺錢的孩子

tCol 2019-09-18

湯瑪斯・史丹利, 威廉・丹柯

永遠不要告訴子女「自己多有錢」!500個千萬富翁經驗:靠這10守則養出會賺錢的孩子

這本書是作者根據過去20年所做的研究與統計,跟超過500位富人面談,以及與11,000名高收入或高資產人士所做的問卷調查。作者定義「富人」是依據資產淨值——是「資產」,而不是「所有物」。淨值的定義是,某人的資產減去負債(信託帳戶的本金除外)的現值。資產淨值高於100萬美元(約合台幣3千萬元)以上的人稱為有錢人(富人)。 依據這個定義來看,1億個美國家庭中只有350萬人(3.5%)可以被稱為有錢人。95%的有錢人其資產淨值在100萬到1,000萬美元之間。透過研究,作者開始找出有錢人是什麼樣的人?有什麼共同特點?他們都怎麼教養小孩?從這些調查中,找出有錢人的特徵,繼而使讀者可以從中學習,靠著自己的力量,翻身做個有錢人。

閱讀更多

退休金規劃12-6/40歲理財也來得及!複利20年滾出500萬,這樣增加退休金

tCol 2019-07-07

樂透人生─吳家揚

退休金規劃12-6/40歲理財也來得及!複利20年滾出500萬,這樣增加退休金

想要及早退休,理財時一定要善用驚人的「複利」效果!就算40歲才開始投資都來得及,每月只要5000元,20年後靠複利就能滾出500萬,幫自己增加退休金,輕鬆享受退休生活!

閱讀更多

退休金規劃12-1/退休想過好生活,理財規劃怎麼做?5張表格輕鬆搞定!

tCol 2019-03-11

樂透人生─吳家揚

退休金規劃12-1/退休想過好生活,理財規劃怎麼做?5張表格輕鬆搞定!

簡易而言,退休金規劃分為四大步驟:1.估計退休後生活資金總需求。2.計算已經擁有的退休金準備。3.算出還需要提撥的退休準備金。4.填補退休金缺口。每個人狀況和需求不同,差異極大。

閱讀更多

兒子工作不順,父母比他還著急!5招學會放手:有快樂的父母,才有幸福的子女

tCol 2019-02-20

林靜君談心室

兒子工作不順,父母比他還著急!5招學會放手:有快樂的父母,才有幸福的子女

「不管幾歲,在爸媽的眼中你永遠是個小孩」。乍聽之下,這句話充滿甜蜜寵溺的愛意,但再仔細一想似乎沒有那麼簡單,有時它更像是魔咒,牢牢封印在子女的身上。

閱讀更多

男性關懷專線守護14年!婚姻、家庭關係最多人求助

tCol 2018-06-27

盧郁安

男性關懷專線守護14年!婚姻、家庭關係最多人求助

臨床研究發現,女性罹患憂鬱症的機率是男性兩倍,但這樣的數據可能和男性不願承認心理壓力或不願求助有關。國內的男性關懷專線成立已邁入14年,幫助了超過20萬名男性一起面對問題、並重建家庭關係。

閱讀更多

照顧一家老小的三明治族,你辛苦了!請別忘了疼惜自己

tCol 2018-06-16

愛長照

照顧一家老小的三明治族,你辛苦了!請別忘了疼惜自己

這個族群,最大的家庭角色就是照顧者,無論在工作上賺取實際的報酬供家庭使用或是花時間陪伴家人,都是一種照顧的表現。然而,隨著現代醫學的發達、晚婚晚生子的社會現象,年紀甚至還有往後延伸的趨勢。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