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26
楊雅馨
若你重視保健,定期做過不同醫院的健檢,認真看過健檢報告,可能會產生疑問:同一個項目,為什麼各家參考值不一樣,有無統一標準?該如何判斷自己是否健康?
閱讀更多
2020-07-15
楊雅婷
68歲林先2018年10月因罹患「肌肉侵犯型膀胱癌」,接受過化療及電療進行保存膀胱治療,但膀胱癌仍多次復發,同年12月,經磁振造影檢查,發現膀胱右側靠近輸尿管開口處,長出約4.3公分的腫瘤,不僅膀胱腫瘤阻塞右邊輸尿管開口,還合併發生右邊腎水腫。
閱讀更多
2020-06-02
林芷揚
依據最新衛生福利部106年癌症登記報告,新發癌症人數為11萬1,684人,較105年增加5,852人。因為人口老化快速及不健康生活型態,癌症發生人數預料仍將持續上升。106年癌症發生年齡中位數與105年同為63歲,部分癌別發生年齡中位數較早,如乳癌為55歲,口腔癌為57歲,食道癌為58歲及甲狀腺癌為50歲,與105年相比較,除口腔癌老1歲,其餘與105年相同。
閱讀更多
2020-05-28
創健預防醫學機構 共同審稿/院長陳建志
子宮頸 癌高居女性癌症發生率第8名,目前每日有近4人診斷罹患 子宮頸 癌,罹患 子宮頸 癌的關鍵原因在於是否定期接受抹片檢查,國健署更統計出,未做過抹片檢查者,其罹癌風險增為3.4倍,而在可預防的情況下,台灣竟已落後90個國家 !
閱讀更多
2020-05-26
林芷揚
燥熱、盜汗、熱潮紅、情緒不穩都是更年期的常見症狀,此時應尋求西醫或中醫治療較為妥當?西醫主要以荷爾蒙藥物來減輕更年期症狀,但不建議長期使用。建議民眾可搭配中醫治療,配合日常生活調理,遠離更年期不適。
閱讀更多
2020-05-08
林芷揚
個性開朗的玉桂姐,多年前在摘除良性卵巢囊腫的手術中,意外發現卵巢癌。得知罹癌的當下,她的內心宛如被掏空,上網搜尋到的資訊,也多數將卵巢癌與死亡畫上等號,更讓她每晚輾轉難眠。幸好,經過多方努力,現在的她已經活出全新的生命色彩!
閱讀更多
2020-05-04
林芷揚
一名43歲的上班族女性,平時每天早上有喝蔬果汁當早餐的習慣。患有子宮肌瘤的她,近半年在月經結束後發現,陰道不定時會流出清澈如水的不明液體,而且量多到會弄溼底褲,只好使用衛生棉。因下體長期悶熱,反而導致泌尿道以及陰部搔癢,前往婦產科檢查後確診是陰道炎,使用抗生素治療後搔癢症狀隨即改善,但是陰道出水問題依舊,轉而尋前往中醫門診求助。
閱讀更多
2020-05-04
林芷揚
陳小姐平時月經來潮時,血量、時間都正常,平日飲食習慣會吃葷食,並非素食者。日前,她有時會稍微頭暈、容易疲倦,最近一個月,開始心悸、走路會喘,非常疲累,甚至無法工作。就醫後發現,原來陳小姐有嚴重貧血不自知。
閱讀更多
2020-04-22
林芷揚
一名54歲女性,從40歲左右開始常常自覺容易喘及心悸,晚上睡覺時有燥熱感,無法安然入眠。52歲時停經後,常有咳嗽時漏尿的狀況,且近來晚上會皮膚搔癢,更加重失眠狀況。西醫診斷為蕁麻疹,但這名女性不希望西藥愈吃愈多,因此轉而尋求中醫治療。另一名49歲女性,近年來月經不規則,於48歲時發現血壓過高的問題就醫,但發現血壓是白天高、晚上低,服用降血壓藥物後,反而使血壓過低,西醫也建議不需要一直服用降血壓藥。這名女性個性容易焦慮緊張,且伴隨潮熱、手心腳心汗出的情況,又有心悸、眩暈等更年期症狀,最後決定尋求中醫治療。
閱讀更多
7/ 16
第 7頁,共 16頁